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增加了在调查方面的相互协助,并强调了在引渡程序方面的相互协助。 1997年《制止恐怖主义爆炸的国际公约》十分注重在预防恐怖主义 ,使恐怖主义犯罪成员受到震慑。 随着国际刑法的发展,国际刑事审判机构的实践正在不断加强,国际刑事法院判决的承认与执行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非常关心的问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200.html -
了解详情
嫌疑人羁押期间的延长,公安机关基本上是自行决定、自行执行的。可以说,在刑事审判前的程序中,除逮捕以外的其他所有强制措施和强制性侦查手段,都是由公安机关 ;对于法院生效裁判“确有错误”的,有权提起控诉,从而直接引起再审程序;对于法院在审判过程中有违法行为的,检察机关有权提出纠正意见,等等。其次,在公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33.html -
了解详情
Human Rights in Criminal Procedure,1982 by Martinus Nihoff Publishers.p.274-275.转引自陈瑞华。刑事审判原理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杜,1997.275. [16]State v.Miknight N.J.1918.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99.html -
了解详情
,只能加以容忍。所以说,法官得出的案件结论来源于阅卷而不是审判。甚至可以说,在所有的刑事审判程序中,法官的心证均源自对侦查案卷的查阅。如前所述,构成一审 案卷的依赖代替不了也不应代替刑事审判,阅卷式的审判方式难以发现侦控方的违法行为和对事实的错误认定。违法侦查行为的泛滥,令人难以置信的冤假错案的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9180.html -
了解详情
构成一起刑事案件;被告人或者犯罪事实为数个,则构成数起刑事案件。[1]通常,法院的一次审判程序审理一起刑事案件。但是,对于被告人或者犯罪事实存在关联的数起刑事 一物证同时指向数名被告人,但该物证为侵犯其中一被告人的权利而获得,按照违法证据排除规则的要求,该物证只能对其他被告人适用,不能适用权利被侵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770.html -
了解详情
: 刑事辩护;人权保障;制度改革;刑事审判前程序 内容提要: 刑事诉讼缺乏辩护律师的积极参与,缺少制度上的保障,犯罪嫌疑人和被告人的合法权益就无法从根本上得到很好 此项权利的,视为放弃权利并记录在案。在讯问时,律师在场发现侦查人员讯问程序违法,或发现刑讯逼供行为,当场有权提出纠正意见,也有权拒绝在讯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5116.html -
了解详情
:(1)如果当事人已被释放,或者针对他的刑事诉讼已经终止,或者法院拒绝对他开庭审判,当事人由于受羁押或者其他刑事追诉措施而遭受的损失,由国家予以赔偿( 办案活动中故意违反法律和有关规定,或者工作严重不负责任,导致案件实体错误、程序违法以及其他严重后果或者恶劣影响的行为,从这一执法过错的概念可以得知执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64193.html -
了解详情
的判决中的事实认定有相当的怀疑,即可开始再审,在这个意义上,疑罪从无是刑事审判的铁则(最决昭和51(1976)年10月12日刑集第30卷第9号 检察院有权提起再审,而且作为不告不理原则的例外,人民法院也有权提起再审程序。法院和检察院启动再审程序的理由只有一条,即确有错误。这样一条缺乏操作性的笼统规定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0507.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如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 地接受已经分案处理的案件。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法院也应该是分案处理的启动主体,当案件进入审判程序后,对于该案是否适用分案处理,如果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4954.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如中央综治委预防青少年违法犯罪工作领导小组、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公安部、司法部、共青团中央在《关于进一步建立和完善办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配套工作体系的若干 地接受已经分案处理的案件。所以在实际操作中法院也应该是分案处理的启动主体,当案件进入审判程序后,对于该案是否适用分案处理,如果研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774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