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权利,保障未成年人得到法律帮助,并由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检察人员承办;其次,新《刑事诉讼法》在第267条重申了人民检察院应当为未成年犯罪嫌疑人指定 人民检察院不莅庭,将导致强制医疗程序演变成人民法院直接向精神病人作出决定的行政程序,容易滋生权力滥用。之所以构建强制医疗程序,其初衷之一就是改变强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313.html -
了解详情
的远景,现行修法(草案)仍有待修正改进之处。 (一)适度扩展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诉讼权利 特别程序总共仅有11项条款,在全面保护未成年人诉讼权利 专业化培训与制度保障,还应当设置专门化的观察考验机构与场所[10],否则附条件不起诉的实际效果会有局限。例如,对于非常住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取保候审、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2424.html -
了解详情
审查逮捕的程序;严格限制采取强制措施后不通知家属的例外情形等。《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还增加了对指定居住的权利保障,如第74条规定: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期限 程序等,防止和遏制刑讯逼供现象的发生,保障犯罪嫌疑人的人权,规范侦查机关的侦查行为,有效平衡了惩罚犯罪与保障人权两者之间的关系。此外,为维护国家安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10.html -
了解详情
》中确立的证据裁判原则、程序法定原则、质证原则等基本原则中。有学者认为:两个《规定》在权利保障与规制职权方面存在着某些不平衡。即相对于权利保障的 因素主要集中在审判阶段,侦查阶段与审查起诉阶段虽然也相应地增加了犯罪嫌疑人的权利,但没有实现真正的对抗目的。《两个证据规定》中对抗性因素也主要体现在审判阶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20.html -
了解详情
后也没有要求进行通知;三是利害关系人的抗辩权难以得到有效保障。一方面,根据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在侦查期间,犯罪嫌疑人不能聘请辩护律师为自己辩护,律师在 非基于公安机关或检察机关的决定,而是基于犯罪嫌疑人的返还行为,这属于一种民事行为,涉案财物合法所有人可通过民事诉讼主张权利。对于需要移送审查起诉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3570.html -
了解详情
过程中极大可能会受到之前非法讯问的影响,犯罪嫌疑人的尊严、自由意志仍处于损害状态中,使用重复供述指控被追诉者,不利于其权利的保护,因此应当排除重复供述 追诉者的人权,也需要保障被害人的人权,绝对放弃重复供述,将使被害人报应的心理、获得赔偿的权利无法实现。(3)采取绝对排除有时根本无法抑止侦查违法。如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35.html -
了解详情
的拘留也被合法化了。[25](3)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人身权利容易受到侵害。刑讯逼供由来已久,虽然我国刑事诉讼法严禁刑讯逼供,但仍屡禁不止。这段时间以来 机关依法独立办案。新闻自由是把双刃剑,当媒体先入为主地认定犯罪嫌疑人的罪行,并对办案机关施加民意的压力时,也可能导致侦查机关急于求成,违法办案。例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0866.html -
了解详情
所谓的定罪审理程序就将得到大大简化,律师一般不会对被告人构成犯罪的问题提出挑战,而着重从量刑的角度展开辩护。但是,一旦被告人拒绝作出有罪供认,或者对公诉方 。否则,阅卷权、会见权的制度设置,势必将发生功能上的异化,这些权利的行使过程甚至变得与嫌疑人、被告人的权利保障没有太大的关联性。从理论上看,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970.html -
了解详情
推定任何人有罪。而且,无罪推定暗含着被指控的人享有按照这一原则对待的权利。因此,所有的公共当局都有义务不得预断审判结果。[3]2007年7月 人员提问的规定,而只保留侦查人员在讯问犯罪嫌疑人的时候,应当告知犯罪嫌疑人如实供述自己罪行可以从宽处理,以达鼓励犯罪嫌疑人自愿回答提问并自愿认罪之效。 一旦取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522.html -
了解详情
容易因为缺乏法律意识而受蒙骗,他们的权利应该得到更多的保障,而这正是国家和社会应肩负起的责任。国家应当保障未成年犯罪人的基本人权,他们应当在更有利的 的境遇、年龄以及罪后情节等,或者基于公共利益,给其一定的观察考验期间,以有利于对犯罪嫌疑人的教育、改造或更有利于维护公共利益。暂缓起诉制度符合国际轻刑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30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