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犯被告人的宪法权利,会被法院认定为公诉不端外,其他处于法律与正义边缘的行为在性质上往往含混不清。有鉴于此,20世纪30年代,美国总检察长乔治W威克沙姆曾 )中基本表明了立场,即在没有法律授权的情况下,公诉人于辩护人不在场时同被告直接接触并获取信息是不合适的。 (四)法庭评述不端 对于公诉人而言,开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342.html -
了解详情
,并与另一方当事人刑事被告及其辩护人形成一种法律地位平等、诉讼权利对等的相对关系。其次,从诉讼双方的任务和职能看,控诉方承担在法庭上对有罪指控进行举证的 协调处理的同时,也要注意实际生活中经常出现的不合法与不合理的行为并对其予以防范。实际上此次刑诉法修改也是充分考虑了这种非理性化状态而给予了一些限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42.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要达到什么标准?对证明后的处理结果不服如何救济?对此,杨宇冠教授指出:虽然非法证据排除规则是指非法证据不得在法庭审理中采纳为不利于被告人的 辩护或者诉讼程序合法性之辩护。被告人及其辩护人通过提出这种辩护请求,实际要达到双重效果:一是促使法院宣告某一侦查、公诉和审判行为违反法律程序,从而具有程序上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00.html -
了解详情
确立了当庭质证制度,该法第47条规定:证人证言必须在法庭上经过公诉人、被害人和被告人、辩护人双方讯问、质证,听取各方证人的证言并且经过查实以后,才能作为定案的根据 这一义务。证人拒不出庭作证就是违反其义务的一种妨碍刑事诉讼的行为,会产生较大的社会危害,所以法庭可以采取措施强制其到庭作证,还可以对其实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99.html -
了解详情
是指以公安司法机关及其办案人员为主要主体,当事人及其辩护人、代理人参与进行的收集、运用证据以认定案件事实的诉讼活动,即贯穿于刑事诉讼全过程中查明案件事实真相的 ,侦控部门就会开始收集、保全证据,在法庭调查时还会继续尽力地举证、质证,促使诉讼主体积极进行这些行为的推力就是结果证明责任。另一方面,立法者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013.html -
了解详情
事实进行调查核实,虽然当事人为避免败诉风险也会主动提供证据,但其提供证据的行为与案件的实体处理结果之间并没有必然联系,即如果他不提供证据也不必然承担败诉 的范围进行了限制,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58条规定,在法庭审理的过程中,合议庭对证据有疑问的,可以宣布休庭,对证据进行调查核实。而1979年的法律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798.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官的电话,向他解释自己不规矩的行为:不好意思,您的电话确实是通过熟人打听到的,因为内勤不给查。不仅如此,恐怕将来再代理死刑复核案件,还得麻烦您 辩护律师取得的材料就并不全面,包括二审的庭审笔录以及二审中检方在法庭上新提供的证据等材料律师是无从取得的。另外,律师有时也需要通过调查取证对二审后发现的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46.html -
了解详情
价值体现在犯罪事实认定上,应坚持疑罪从无原则。疑罪是指行为人的行为,虽然经过反复地侦查、审查和审理,但犯罪事实仍然不清,有罪证据不足,难以 照片。这些规定既不利于犯罪嫌疑人及其辩护人有效地准备辩护,也不利于检察机关认真听取辩护律师和代理律师的意见作出公正的起诉决定,更不利于在法庭审判时进行充分的质证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910.html -
了解详情
论述被害人有明显过错这一情节。 在故意杀人罪中,被害人的过程是指被害人促成犯罪。这里的促成,是指被害人的行为是故意杀人罪发生的起因,也就是说,没有被害人过错 。在表述不采纳辩护意见时也只有简单一句套话:被告人董伟及其辩护人关于本案定性不准以及被害人也有过错等辩护意见,因无事实和法律根据,故不予采纳。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356.html -
了解详情
无罪推定、审判公开、辩护等基本诉讼原则得到了一定的贯彻,被告人、被害人、辩护人的诉讼权利也有了不同程度的改善。因此,人们几乎普遍对这次改革作出了积极的评价 获得及时的司法救济,警察权、检察权的滥用也得不到有效的遏制。 而在法庭审判过程中,法院针对追诉行为合法性而进行的司法审查也极为薄弱,难以对审判前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92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