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会造成他人身体伤害的结果,并且希望或放任结果的发生。过失致人重伤罪和过失致人死亡罪表现为过于自信或疏忽大意。在对抗性比赛中,如拳击、足球比赛中运动员对自己 ,而拳击运动员更是希望给对方造成最大可能的伤害。因此,具备了犯罪的故意或过失。 两种处理结果一对比,明显,后者比前者的责任要重得多,惩戒作用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25.html -
了解详情
16周岁,具有辨认和控制自己行为能力的自然人;主观上有过失,包括过于自信的过失和疏忽大意的过失。但是,确认侵害他人生命权的侵权行为,不考虑行为人主观 刑法上故意杀人罪并不必然侵犯他人生命权。显然,侵犯生命权的行为与故意杀人和过失致死罪并不等同,且不说刑法的目的不在于保护受害人,且不说对犯罪人的刑事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398.html -
了解详情
要件的行为,但是否陷入无责任能力状态,行为人原本可以自由决定;如果是故意或者过失使自己处于无责任能力状态,则行为人应承担刑事责任。其中,使自己陷入丧失辨认和 犯罪的行为人主观上并不希望、也不追求危害结果的发生,属于间接故意犯罪或过于自信的过失犯罪,行为人的主观恶性与以制造事端为目的而恶意驾车撞人并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470.html -
了解详情
;严重过当,则罪行严重,处罚相对要重。 3、罪过形式。疏忽大意的过失、过于自信的过失、间接故意,从前到后,减轻处罚乃至免除处罚的幅度与可能性应当是依次 而对臆想中的侵害进行防卫,属于假想防卫。对于假想防卫,应视行为主观上有无过失而予以不同的处理。对于假想防卫应当按照对事实认识错误的一般原则来解决其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158.html -
了解详情
说这种行为的 社会危害性较大,违法性程度较高;而如果对杀人结果持疏忽大意或者过于自信的心理态度,就会说这种行为的社会危害性较小,违法性程度较低。但 社会的行为。在考虑行为是否值得刑罚 处罚的时候,还必须考虑行为人是否具有故意、过失等行为属性以外的要素。只有在行为的客观危害和主观罪过以及行为人本身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532.html -
了解详情
认为相当多的医疗事故并非一定要追究其刑事责任,而只有那些主观恶性较之疏忽大意和过于自信为重,较之明知结果可能发生并希望或放任其发生的间接故意为轻,在这种 事故罪作为事故方面的犯罪之一,在主观方面的立法本意没有变化。 那么究竟什么样的过失行为才会构成医疗事故罪呢?首先这一行为不应当界定为故意犯罪,因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815.html -
了解详情
药品生产企业承担最终产品质量责任;如果医疗机构的医疗行为存在过错,则形成了医疗过失侵权责任与产品质量责任相互竟合的情形,患者可以选择其一要求承担法律责任。三 醇过敏!青霉素过敏!的病史,也未经患者家属知情同意,存在疏忽大意或过于自信的过失,且此过失行为直接造成了患者大疱松懈性药疹,最终因呼吸循环衰竭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325.html -
了解详情
运输过程中为要件。 (四)主观要件本罪主观方面表现为过失,包括疏忽大意的过失和过于自信的过失。 这种过失是指行为人对自己的违章行为可能造成的严重后果的心理 安全事故罪同属重大交通肇事的犯罪。客体均为交通运输安全,主观上也都出于过失,客观上也是都是以违反保障交通运输安全管理的规章制度并造成严重后果为要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3757.html -
了解详情
表现 (一)动产善意取得制度的存在有其实践依据保护交易安全 交易安全以保护善意无过失的交易者的利益为使命,意在圆滑财产流通,谋求社会的整体效益。在市场经济条件 的因素的心理状态。后者则是指行为人应该知道,然而却由于疏忽大意或由于过于自信的过失,不知道存在足以影响其行为法律效力的因素的心理状态。善意取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863.html -
了解详情
贿赂、游说手段打金钱官司、人情官司,明知自己没道理,对于一些不正当的手段过于自信,故意恶人先告状。个别当事人贿赂、游说有关办案人员,一些律师背弃职业道德与其 财产或信誉担保。 恶意诉讼即故意滥用诉权的行为人应负相应的民事侵权责任。重大过失滥用诉权,即主观上虽非故意,行为上却非常轻率地行使起诉权,造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272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