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死亡的过失,这是区别故意伤害致死同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死同过失致人死亡的主要标志。 二、认定 (一)本罪与非罪的界限 1、故意伤害与一般殴打行为 实施其他故意犯罪,而其行为又伤害他人身体的行为。具体说来,即在本法条文标有致人重伤、致使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等字样的犯罪,应当按照本法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871.html -
了解详情
定罪上被此前故意(违反公共卫生管理秩序等的)行为所吸收(故意犯罪情节吸收过失犯罪情节,重情节吸收轻情节),这样一来,能够体现行为人行为社会危害性的犯罪结果就是 规定来认定。刑法分则中有明确规定的有第238条非法拘禁罪(使用暴力致人重伤死亡的转化为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第247条刑讯逼供、暴力取证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78.html -
了解详情
(因为根据《刑法》第17条第2款的规定,甲既不对绑架负责,也不对过失致人死亡负责)。本文难以赞成这种观点。[8] 其二,就单一行为的甲罪与复合行为 罪呢?(3)主张寻衅滋事罪必须出于流氓动机的刑法理论同时认为,如果寻衅滋事行为致人重伤、死亡的,不能认定为寻衅滋事罪,而应认定为故意伤害罪或者故意杀人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60.html -
了解详情
罪过形式解释为兼含间接故意是比较合适的。从学理上讲,交通肇事罪是传统的过失犯罪,如果将已构成(间接)故意犯罪的行为人仍然认定为交通肇事罪,即使在刑罚上 ,构成了基本型的交通肇事罪,其中,包含交通肇事当场致人死亡的情形,同时又存在致人重伤的情形,行为人出于过失心态而逃逸,致使伤者没有得到及时救助而死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39.html -
了解详情
主观罪过的认识以及由此产生的理论显得十分复杂。 针对结果加重犯加重结果主观心理状态至少过失的趋势性结论⑧,有学者提出在刑法总则中可以作加重犯加重基础和加重因素心理状态 ,其加重因素的罪过形式,只认为是过失,不可能是故意,没有任何异议。但对强奸致人重伤、死亡,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等规定,行为人对加重因素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182.html -
了解详情
时,可以对各行为人追究故意伤害未遂的刑事责任。(4)同时伤害行为造成了轻伤或者重伤,并能认定各自的行为造成了何种伤害的,应当分别追究刑事责任。 (四)故意伤害 ,是由于过失致人死亡。司法实践中,依据案情查明行为人有无犯罪故意,对划清二罪的界限,至关重要。 4、强奸、抢劫等过程中发生“致人重伤”的。一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025.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种意见认为:交通肇事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即能够同时造成不特定的多人伤亡或者公私财产的广泛损害,而驾驶非机动车从事交通运输活动,违章肇事,一般只能给特定 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犯罪的性质,造成他人死亡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造成重伤的,定过失重伤罪。第二种意见见认为,它虽一般只能造成特定的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7766.html -
了解详情
的结果,得按观念竞合的处断原则,要么是成立某罪的基本犯罪,要么是成立过失致死罪,比较二者,从一重罪处断,不存在适用结果加重犯的加重法定刑的可能性 强奸妇女致人重10年/死刑3年/10年伤、死亡(第236条)抢劫致人重伤、死亡(第263条)10年/死刑3年/10年故意杀人10年/死刑组织卖淫造成被10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98.html -
了解详情
杀人、抢劫、强奸、绑架以及其他严重危及人身安全的暴力犯罪,采取防卫行为,造成不法侵害人伤亡的,不属于防卫过当,不负刑事责任。”“对累犯以及因杀人、爆炸、抢劫 、过失重伤情况下不构成对飞行安全威胁的,只能按照过失致人死亡罪,或者过失重伤罪论处;如果由此而对飞行安全构成威胁的,仍属于想像竞合犯,按照想像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976.html -
了解详情
。第一种意见认为:交通肇事罪属于危害公共安全的犯罪,即能够同时造成不特定的多人伤亡或者公私财产的广泛损害,而驾驶非机动车从事交通运输活动,违章肇事,一般只能给特定 而应根据具体情况,确定其犯罪的性质,造成他人死亡的,定过失致人死亡罪;造成重伤的,定过失重伤罪。第二种意见见认为,它虽一般只能造成特定的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46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