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的就不局限于救助伤者,在没有伤者的情况下(如被害人当场死亡),肇事者只要成立了交通肇事罪而违反第70条规定的义务的,也应处以3-7年的有期徒刑 博士学位论文,第137页。 [30]例如,德国在判断过失先前行为加故意不作为致人死亡的问题上,认为过失致死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之间为补充关系,行为人最终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999.html -
了解详情
定罪处罚,实施醉酒驾驶行为,也可以同时构成交通肇事罪,而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在醉酒驾驶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就可能从 将其酒后驾驶行为认定为危险驾驶罪。如果行为人在道路上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造成了一人以上重伤,并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那么,行为人的酒后驾驶行为就成立交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72.html -
了解详情
定罪处罚,实施醉酒驾驶行为,也可以同时构成交通肇事罪,而交通肇事罪是过失犯罪,在醉酒驾驶行为致人重伤、死亡或者使公私财产遭受重大损失时,就可能从 将其酒后驾驶行为认定为危险驾驶罪。如果行为人在道路上酒后驾驶机动车的行为造成了一人以上重伤,并且负事故全部或者主要责任,那么,行为人的酒后驾驶行为就成立交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41.html -
了解详情
,都是刑法理论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在2000年11月21日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交通肇事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以下简称《解释》)施行后,仍有 以间接故意杀人定罪处罚;二是以交通肇事罪定罪处罚,而在量刑幅度上一是以交通肇事致人死亡处罚,二是以交通肇事逃逸致人死亡的认定。笔者以为上述规点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841.html -
了解详情
统计,2009年1月至8月,仅酒后和醉酒驾车肇事就发生3206起,造成1302人死亡。另一方面,危险驾驶行为的增多,又使民众更容易感受这种行为的高风险性,更 他人伤亡的实害结果的,应当构成危险驾驶罪,而不构成交通肇事罪。复杂的是,如果危险驾驶行为具有致人伤亡的危险,而且又造成他人伤亡的实害结果的,究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420.html -
了解详情
目的就不局限于救助伤者,在没有伤者的情况下(如被害人当场死亡),肇事者只要成立了交通肇事罪而违反第70条规定的义务的,也应处以3-7年的有期徒刑 博士学位论文,第137页。 [30]例如,德国在判断过失先前行为加故意不作为致人死亡的问题上,认为过失致死和不作为的故意杀人罪之间为补充关系,行为人最终承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304.html -
了解详情
过失犯罪除却极少数的自然犯,例如过失致人死亡、过失致人重伤等之外,绝大部分都是行政犯,交通过失犯就是其中最为常见的一种行政过失犯罪。刑法上之处罚 ,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的违章驾驶的行为,如果导致人员重伤、死亡或者公私财产重大损失的,成立交通肇事罪。在此,驾驶人员是否履行了结果预见义务要根据行车时的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71.html -
了解详情
犯,如不救助罪。[7]并且,在立法本意上,单纯逃逸致人死亡的情形正是交通肇事罪规定的后段,即因逃逸致人死亡的规定所要表达的内容。[8]然而,与单纯 的危害行为及其危害结果的认识与希望或放任态度。例如,交通肇事罪的行为人往往是故意违反交通运输管理法规,但这只是一种事实故意,在犯罪主观方面的罪过是过失而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745.html -
了解详情
如果有一方当事人逃逸,事故责任又无法认定,而且产生了一人以上死亡或者三人以上重伤或者重大财产损失这样符合交通肇事罪的后果,对于当事人刑事责任的追究成为了问题。比如 》,《人民检察》,2008年第2期。 [2]郁章龙:《交通肇事因逃逸致人死亡之问题研究》,《广东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94.html -
了解详情
关,撞死前方执行检查任务的一名武警。一审法院认定被告人以驾车的危险方法致人伤亡罪,判处死刑;二审法院撤销了该判决,以交通肇事罪改判被告人有期徒刑七年。最高检 肇事后逃逸或者有其他特别恶劣情节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因逃逸致人死亡的,处七年以上有期徒刑。其它相关的故意犯罪,如危害公共安全罪,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1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