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修改后,确立了被害人的诉讼地位,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二)项规定:当事人是指被害人、自诉人、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附带民事诉讼的原告人和被告人。第一次将 但从司法实践来看,法律规定与现实操作还存在很大的差距,公诉案件中除附带民事赔偿的原告人外,被害人到庭参与诉讼的状况极不理想,被害人不出庭参与诉讼已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61.html -
了解详情
完成犯罪行为的侦查、犯罪嫌疑人的追捕和指控;获得物质补偿或赔偿的权利,主要是依靠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程序的规定而非当事人的地位。至于补偿,刑诉法首要的不是 家庭成员的整体保护,特别是对被害人隐私权的保护,避免因诉讼而遭受第二次精神痛苦和人身、财产损害。我国刑诉法中对被害人避免再次受害的规定主要是第一百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17.html -
了解详情
会产生侵权赔偿问题。 2、当事人对该行政行为有争议,而在民事诉讼当中附带提出。如果诉讼当事人对案件主要问题关联的行政行为无异议,则也根本不会产生先决问题。只有 。如甲打伤乙,公安机关对甲拘留15天,乙以甲为被告向法院提起人身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甲、乙双方对甲故意打伤乙的事实没有争议,只是对赔偿数额发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449.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主体的权利,而且这一顷向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中也有所体现,在最高人民法院新近下发的《关于审理人身损害赔偿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中仍规定 、农村承包经营户、合伙组织雇佣的人员在进行雇佣合同规定的生产经营活动中造成他人损害的,其雇主是当事人。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行政机关工作人员执行职务致人伤亡构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569.html -
了解详情
了限制性区分,规定刑事附带民事诉讼不受理精神损害赔偿,以致在犯罪引起的导致受害人死亡的人身损害赔偿案件中,受害人近亲属不能通过附带民事诉讼获得死亡赔偿金 抽象的不确定的概念,因此这些损失属抽象损失范畴。如果根据举证规则,要求赔偿权利人对于未来收入进行举证的话,显然无法办到。而且每个受害者的收入情况均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1413.html -
了解详情
大额费用的经济损失。虽然从法律上讲,被害人可以向司法机关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要求被告人赔偿经济损失,但是实践中,很大部分的被告人家徒四壁,无财产可供 名誉。 五、把对被害人的损害赔偿放在重要地位。我国对被害人受到的犯罪行为侵害的损害赔偿,采用通过提起附带民事诉讼或者民事诉讼的途径解决。但是在许多情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596.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范围只是涵盖了人身权利的部分权利,并非全部;四是精神损害赔偿的确定标准个别因素仍欠妥当,而且有些并没有规定具体的赔偿幅度;五是附带民事诉讼中的程序上 赔偿统一规定进一部国家赔偿法,赔偿法总则将违法责任原则规定为行政赔偿和司法赔偿的共同原则,但在刑事赔偿范围中又规定有不以违法为前提的不少事项,引起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95163.html -
了解详情
外貌、真实声音等出庭作证措施; 3.禁止特定的人员接触证人及其近亲属; 4.对人身和住宅采取专门性保护措施;5.其他必要的保护措施。 人民法院依法采取上述措施, 或其亲属因被打击报复遭受人身伤害、财产损失或者其它损失的,可以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单独提起民事诉讼,要求加害人赔偿。 经出庭作证证人或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44696.html -
了解详情
就社会现实观察,由于损害发生的广泛性,损害几乎无时不在,如损害赔偿亦无时不存,则人类社会必将面对终日忙碌而为诉讼之“盛况”!果如此, 法律出版社2003年版,第170-173页。 [29] 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 [30] 杨仁寿:《法学方法论》,中国政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5285.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结果而在客观上使得审理进程大为加快。 4.处理交叉诉讼的功能 诉讼停止制度是处理民事诉讼程序和刑事诉讼程序、行政诉讼程序之间适用关系的有效手段。现实生活中 行政争议,又有农药厂与受害农户之间就损害赔偿而形成的民事争议,两者相互关联。参见严本道:《行政附带民事诉讼有关问题探讨》,《法商研究》199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