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由规定(试行)》也将事实劳动关系争议作为民事案件案由之一。《企业劳动争议处理条例》针对劳动争议的解决,提供了协商、调解、仲裁及诉讼四种途径,并未规定 部门即可在此基础上作出决定,而不必待终止后再行申请。 四、工伤认定程序与劳动仲裁程序的协调 1、两种程序的效力优先。 作为民事纠纷的救济途径,仲裁当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116.html -
了解详情
为____甲方安排乙方执行综合计算工时工作制度或者不定时工作制度的,应当事先取得劳动行政部门特殊工时制度的行政许可决定。第八条 甲方对乙方实行的休假制度有 十二条 双方因履行本合同发生争议,当事人可以向甲方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申请调解;调解不成的,可以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当事人一方也可以直接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4564.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调解同等地位持审慎态度。除此之外,诉外调解还有劳动仲裁和商事仲裁所进行的调解,但仲裁调解作为这两种纠纷解决途径的组成部分存在,而不是解决纠纷的 到了第三方手中无论当事人在选择第三者及纠纷解决过程中享有怎样的处分权或决定权。调解将对纠纷实体结果的控制和决策权留给了当事人自己,它使当事人不用再依赖或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2.html -
了解详情
为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查处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2004年国务院又颁布实施了《劳动保障监察条例》,加强了对用人单位的违法行为的监察。 劳动法及其一系列规章 ,政府部门应严厉监察,集中精力查处。 对于用人单位违反劳动合同的约定事项,应鼓励劳动者通过调解、仲裁、诉讼的方式来解决,引导劳动者通过司法途径来解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442.html -
了解详情
、高效的纠纷解决方式。婚姻家庭纠纷、消费者纠纷、物业管理纠纷、环境纠纷、医疗纠纷、劳动纠纷、交通事故纠纷等常见、多发的民事纠纷都可以考虑通过大调解 司法行政部门加以规定,强制要求律师每年必须到法院附设大调解窗口作为纠纷解决者义务工作15天。对于医疗机构、仲裁机构、电信机构、企事业单位甚至政府官员也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470.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法的天平倾斜过度,正因为如此,2008年9月18日国务院公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合同法实施条例》对此有所矫正,成为该行政法规最大亮点之一。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 任何诉讼成本,那还不门厅若市?虽然劳动仲裁算不上官司,也是准司法行为,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四十七条规定:追索劳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82.html -
了解详情
,我市法院受理劳动争议上诉案件37件,已审结的27件案件中,除13件采取调解、撤诉方式结案外,维持3件,改判、发回11件,改判、发回占已结案件中 并作出处理。2、原告的请求要审,被告的请求也要审。主要针对当事人双方对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同一裁决不服,向同一人民法院起诉的情形。此种情形下,在列当事人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61.html -
了解详情
活动场所,因而会自然而然希望从工作场所以及管理者那里获得各方面的满足。 2.2.4劳动关系具有法律关系型 市场经济的运行必须以法制为依托,没有健全的法制,就没有 劳动者依法诚信维权问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虽然规定了我国劳动争议解决的一般程序即和解、调解、仲裁与诉讼,并对仲裁与诉讼程序设置了严格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59916.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行政诉讼证据若干问题的规定》、《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劳动争议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等规定,结合我省劳动仲裁实际,制定本规定。一、当事人举证(举证责任的 、各证据之间的联系等方面进行综合审查判断。 第四十二条在仲裁过程中,当事人为达成调解协议或者和解的目的作出妥协所涉及的对案件事实的认可,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6647.html -
了解详情
仲裁裁决起诉后撤诉,人民法院准许撤诉且起诉期间届满的,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的原裁决书即生效。 11.劳动仲裁委员会作出实体裁决后,当事人起诉只是对部分裁决内容 相关联,人民法院可以一并处理。 13.用人单位与劳动者就争议内容达成谅解并自愿调解,用人单位变更或撤销其原处理决定的,应予准许。 14.对区、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6884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