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规范 (最高人民法院2005年11月4日发布试行, 2010年12月6日修订后发布正式施行) 为大力弘扬公正、廉洁、为民的司法核心价值观,规范法官 应当根据案件事实、法律规定以及调解的实际需要进行表态,注意方式方法,努力促成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第四十五条 当事人对调解方案有分歧 (一) 继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858.html -
了解详情
基于他们的个人规范和价值观达成调解协议。规范教育型调解的特点是调解员将相关的社会规范教导给当事人,由当事人自己决定他们的调解协议是否或多大程度上遵守 提交调解,但大多数地区都允许法官可以命令调解,而无需征得当事人同意。强制调解大都发生在当事人起诉后、法院激活诉讼程序前,以及一些特定的案件中,如离婚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592.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调解的其他功能。 一般意义上认为,当事人在审判人员采用背靠背等调解方式的撮合下最终达成调解协议,且履行了调解书的算是做到了“案结事了”。可是笔者在处理 审判的原则有失妥当。 审判原则的确立应该是一国诉讼实践长期积淀的产物,即使后发型法治国家,审判原则也不应变换频繁。审判原则不应完全随着最高司法当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095.html -
了解详情
困难重重 公民的环境权利受到侵害,应该怎样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新房家装,入住后家人身体不适,甚至影响到孕妇和胎儿的健康,是采用诉讼程序还是非诉方式解决 侵权纠纷发生的客观事实和有关法律的规定,分清责任和平等协商的基础上,促使双方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 公民适用环境行政调解解决环境侵权纠纷,其优点在于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136.html -
了解详情
。欢呼者之所以欢呼,因为民事诉讼法从1991年全面修订、取代1982年民事诉讼法试行后,除2007年中间针对再审程序和执行程序二部分进行小型修补外,迄今未曾做出 1日起实施)第33条规定:经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达成调解协议后,双方当事人认为有必要的,可以自调解协议生效之日起三十日内共同向人民法院申请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27.html -
了解详情
了调解工作。人民陪审员对张某某说:一方面,如果本案不能互谅互让达成调解协议解决纠纷,那么即使法院判决支持张某某有关违约金的全部诉讼请求,XX公司也有可能会 陪审员参审的民事案件审理中,如果双方当事人都有真实的调解意愿,那么就应当充分发挥人民陪审员在促成当事人达成和解协议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案中,两位人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66.html -
了解详情
,满口答应,并约定在规定的期限内一定履行法律义务,也令对方真信无疑。一旦达成协议后,回去即做了手脚,迅速转移财产,人去楼空。只是在司法调解中, 确定权利义务,组织双方进行协商,形成共识。达成调解协议,并促使其自动履行,减少执行压力。 进入执行程序的案件,是双方当事人对抗到了极点。在执行过程中,如何展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9520.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中最具中国特色的一项制度,早在马锡五审判方式中就确立了调解为主的方针,后历经了六十多年的不断发展和完善。我国向来主张以和为贵,促使了 审法官为了规避风险,在审理案件时往往会无视调解的自愿原则,利用自己的特殊身份进行调解劝说,尽量说服当事人接受调解以达成调解协议,甚至有可能进行威胁或诱惑。只有在调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600.html -
了解详情
具有证据效力而无强制执行力,庭审调解则不然,案经调解双方当事人达成一致协议,审判人员所出具的调解书经当事人签收后具有强制执行的法律约束力。 此外,从 、促进社会和谐的特点。而作为缓解审判压力、化解社会矛盾的创新举措,立案调解在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提供强有力司法保障方面,具有其得天独厚的优势和意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22.html -
了解详情
法院判决一起案件,认定事实准确、适用法律正确,对民事部分赔偿额无误,但下判后,原告人可能因为得不到被告人的赔偿而促使其上访,进一步激化原、被告之间 ;对只有部分履行能力的,根据被告人的实际情况实行部分调解履行制,引导双方当事人就被告人能承受的部分达成调解协议,不能承受部分实行分期支付或以判决的方式留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