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位损失的,可以酌情适当从轻处罚;最高人民法院于2006年1月颁布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19条第2款规定:被告人对被害人 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判处其死刑,二审以同一罪名改判其为无期徒刑。虽然该案终审判决书给出的五条改判理由条条在理,但实际上促成孙免死的关键因素在于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768.html -
了解详情
生活条件,或者许诺对其取保候审等,而犯罪嫌疑人为了尽早摆脱被羁押期间的困境,也有可能作虚假供述。另外,对证人以及未成年人等采取这些手段采用引诱、欺骗的手段很 进入庭审必然在不同程度影响裁判者的心证。与上文所述同理,即使一审法院在判决书中没有写明将此供述作为定案的根据,其实该供述对定罪已经产生一定的影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460.html -
了解详情
对行为人的财产情况进行调查,没收财产的对象不明确或者没有将没收财产的内容在判决书中载明,这样的财产刑判决往往难以完全执行。 (四)内部机构设置及制度规 这样就能改变以往法院在进行减刑、假释时基本不考虑财产刑的执行情况。对未成年人作出的罚金刑,可考虑责令其监护人代为交纳,是否交纳罚金可以作为量刑情节予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390.html -
了解详情
案附带民事部分进行诉讼监督的检察建议》。该建议直接导致二审法院对一审刑事附带民事判决书未予全部维持,只是下达了维持刑事部分判决的二审刑事裁定。 2.对一审判决 。 6.对一审法院运用证据错误进行法律监督。在刘某、方某绑架白某(未成年人)一案中,被害人白某的父母作为白某的法定代理人和独立的附带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136.html -
了解详情
而体现人身危险性相关精神的条文却并不缺乏。在司法实务中,几乎没有一份刑事判决书以人身危险性大或是小对被告人进行评价。理论界与实务界对人身危险性态度如此之 犯、偶犯的人身危险性相对较小,应当或者可以从轻、减轻或者免除处罚;未成年人思想不成熟,可塑性大,容易改造,人身危险性更容易减弱甚至消灭,因此,量刑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62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二条第二项规定,被告人是盲、聋、哑人或者未成年人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或者被告人可能被判处死刑而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为被告人 完整、行使流于形式、没有程序保障等缺陷。具体表现在起诉书的送达、开庭通知、判决书的送达、庭审程序变更、延期审理等方面。 笔者建议,应从立法上规定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45.html -
了解详情
设计 (一)宏观环境与制度配设。 我国目前调整传媒报道司法的有关规定的规范效力严重不足,除了三部诉讼程序法、法院组织法和未成年人保护法对于不公开审理的案件范围作出规定之外,其他规范多属于缺乏普遍约束力的政策、职业伦理和公开讲话等。并且现行的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197.html -
了解详情
。决定姓名的权利最终属于自然人本身,前提条件是其具备完全的民事行为能力。未成年人在变更姓名时,必须得到监护人的同意。父母是未成年子女的监护人,在子女 ,对一些地方人民法院的不当行为予以及时纠正。 (二十二)关于网民反映法院判决书判决理由过于简单的问题。 答复:目前,最高人民法院正在推动增强裁判说理性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686.html -
了解详情
发生的,即被害人行使自诉权发生某些障碍时。一般包括被害人无行为能力即被害人是未成年人或精神病时;被害人死亡;被害人因恐吓、威胁等不能行使控诉权。我国刑法 检察官,检察官对于自诉案件行于审判日出庭陈述意见第336条规定:自诉案件之判决书,并应送达于该管检察官。检察官接受不受理或管辖错误之判决书后,认为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487.html -
了解详情
对行为人的财产情况进行调查,没收财产的对象不明确或者没有将没收财产的内容在判决书中载明,这样的财产刑判决往往难以完全执行。 2、对于被告人及其家属来说, 在对罪犯判处罚金时,除应当考虑犯罪情节外,还要综合考虑犯罪分子缴纳罚金的能力,无限额罚金数额只要在1000元以上(未成年人是500元以上)均为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3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