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见,报省、自治区、直辖市监狱管理机关批准。批准机关应当将批准的暂予监外执行决定通知公安机关和原判人民法院,并抄送人民检察院。 人民检察院认为对罪犯适用暂予 。减刑裁定的副本应当抄送人民检察院。 第三十一条被判处死刑缓期二年执行的罪犯,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符合法律规定的减为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条件的,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495.html -
了解详情
是必需的。现在,在正常情况下,社会无疑可以用终身隔离或流放而不用死刑来保护自己。李斯特(Franz Liszt,1851--1919)是刑事社会学派的巨擘, 不适用死缓;(2)适用程序限制:死刑案件由中级以上人民法院管辖,死刑立即执行应当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死刑缓期2年执行由高级人民法院核准;(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255.html -
了解详情
而送入牢房。 [12]根据我国《刑法》第50条的规定,死缓基本上意味着不死,除非在死刑缓期执行期间,故意犯罪,查证属实的,由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8日。 [14]《于志刚:赛家鑫案无从宽处罚依据,呼吁废除死刑并非要立即废除》,http://legal.people.com.cn/GB/15194009.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200.html -
了解详情
关于死刑的存废,是世界各国刑法学界百年来争论不休的一个热门话题。 本文认为,死刑的存废取决于阶级斗争的形势和犯罪的特殊情况, 只要阶级斗争和犯罪现象还存在,就 无期徒刑必须服刑满25年或30年才得假释,对死刑缓期二年执行只能减为终身,不得假释的无期徒刑,死刑立即执行保持不变。这样以来,对严重犯罪量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86.html -
了解详情
其适用的对象是单一和特定的,即只能是判处死刑的案件。(包括立即执行与缓期执行,本文主要讨论死刑立即执行的有关复核程序的问题) 2 其适用的时间 第二审案件,应当分别在上诉期满或终审裁判作出后三日以内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死刑案件应当报送报请复核报告,判决书以及全部诉讼案卷和证据,共同犯罪的案件,应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84.html -
了解详情
。也就是说前罪不论是故意犯罪还是过失犯罪,也不论是被判处有期徒刑、无期徒刑、死刑缓期执行还是管制、拘役、单处附加刑,只要后罪为故意犯罪,就认定为故意 各异。 ㈠一般累犯及其构成 一般累犯是指被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的犯罪分子,刑罚执行完毕或者赦免以后,在5年内再犯应当判处有期徒刑以上刑罚之罪的犯罪分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90.html -
了解详情
妥当地确定犯罪人一贯表现情节对犯罪人从宽处罚的量。具体而言,犯罪人一贯表现对于死刑的限制适用,可区分以下不同情况,确立相应的适用规则。 首先,犯罪人一贯表现 述罪行,认罪态度尚好,可酌情从轻处罚。故以抢劫罪判处金某死刑缓期两年执行,剥夺政治权利终身。二审法院江苏省高级人民法院认为,原审人民法院对金某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9624.html -
了解详情
[19]所谓生刑,包括死缓、无期徒刑和有期徒刑。[20]从刑法表面上的规定来看,中国的死刑、死缓、无期徒刑、有期徒刑之间似乎可以合理、有序的衔接,但是由于存在减刑、假释制度 :对死缓犯,经过一次或几次减刑后,其实际执行的刑期,不得少于12年(不含死刑缓期执行的2年)。 [22]参见陈灿平:《非刑罚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447.html -
了解详情
的罪行是否极其严重。第二,总则规定了死刑缓期执行制度。在适用死刑时,不能只适用死刑立即执行,而应适当适用死刑缓期执行。第三,结合刑法分则的规定看 共同构成一个量刑幅度,故即使是极其严重犯罪的最严重情节,也并非必须绝对判处死刑。 根据以上规定,结合本案来看,被告人刘远志的行为虽然导致了受害人死亡的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32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政策、促使罪犯改过自新发挥着重要作用,学界的主流观点更以其可以作为最终废除死刑的过渡措施而主张扩大适用。[3]一个不可否认的事实是,近年来特别是2007年 月两会期间透露:去年全国被判死缓人数多年来首次超过死刑立即执行人数。 [5] 马克昌著:《论死刑缓期执行》,载《中国法学》1999年第2期,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233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