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治的基本规则是各国普遍认同的。所以笔者认为,检察机关对民事诉讼的监督不宜强化,只限于国家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才能行使监督权。重点对审判过程、程序公正的 而由当事人申请再审,有利于法院保持中立地位,有助于法官冷静、自律,防止存在偏见的情况下裁判。(3)法院主动提起再审容易诱发腐败现象,给有的当事人带来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073.html -
了解详情
条是最高人民法院第二次对再审中的新证据作出解释,第一次解释是在2001年12月最高人民法院颁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以下称《证据规定》) 诉讼程序已经终结,在程序已经终结的情况下,法院不可能再次进行勘验。 [4]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一庭著:《民事诉讼证据司法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中国法制出版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8531.html -
了解详情
了诉讼秩序,干扰正常的审判活动,而且容易导致案件判决错误,损害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和人民法院的尊严和权威。 综合我国目前有关民事诉讼的立法内容和司法实践,笔者认为, 之规定不到庭,则将会受到相应的法律制裁,从而维护法律尊严,维护正常的审判秩序。 (四)建立证人宣誓程序。证人宣誓程序,是指证人作证时以起誓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809.html -
了解详情
纠正,使案件得到正确处理时所应遵循的步骤、方式、方法。民事再审程序不是每个民事案件必经的审判程序,而是符合我国民事审判工作实际情况的一种防错纠错程序,是 民事处分权,人民法院不应越俎代疱。而应在民事诉讼中保持中立的立场,不偏不倚,居中裁判。法院依职权启动再审程序,又自己审理案件,背离了诉、审分离的原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008.html -
了解详情
又具有什么实际意义和作用呢? 第一,可以进一步完善民事诉讼程序理论。笔者认为,在民事诉讼程序的理解和认识上,无论是职权主义还是当事人主义,虽然他们 。当然,这不但是诉讼程序过程中的最高原则和宗旨,同时也是制定民事诉讼程序的最高原则和宗旨。 第二,可以进一步增强司法审判工作人员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服务意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75.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当事人行使民事起诉权进行民事起诉的诉讼行为是民事诉讼的开端,是民事主体维护自己合法权益的起始,也是法院获得对民事案件进行审判的权利的开端。无诉讼则 前移。即暗含着对起诉当事人资格进行实体审查的要求,尤其是对原告与案件有直接利害关系的要求,这对于启动民事诉讼程序的当事人来讲近乎苛刻。在现实诉讼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391.html -
了解详情
的效力,进而加以保护呢?对此,需要明确二审以及审判监督程序的设置目的和原则。我国民事诉讼的二审程序是一种审级监督程序,其设置旨在通过纠正未生效的一审 。对于被告阶段性放弃诉权后又上诉、申诉,并提交足以推翻一审或一、二审裁判的证据,查明事实后区别不同情况分别处理,对于同主观故意和过失而阶段性放弃诉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16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或者另行提起民事诉讼的方式请求损害赔偿。从法理上分析,相同的损害应给予相同的救济,诉讼方式的选择只是程序上的差别,不应影响到实体审判结果。然而 因此,将精神损害赔偿纳入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范围,以突破刑事立法的禁区,消除程序性障碍,势在必行。这是司法体制改革的必然要求,也是构建现代和谐法治社会的必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2072.html -
了解详情
处理。 所谓相互牵连,具有关联性,在实践中主要有两种情形,一是民事诉讼先行提起,在民事案件处理过程中,发现要以某行政确认或确权行为为依据,甚或该 、关于行政、民事诉讼并案审理诉讼方法和裁决方式的思考 并案审理制度要求同一审判组织审理行政、民事不同类型的案件,但审理不同的案件必须按照不同的诉讼程序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82.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必须发生在同一诉讼程序中。对于原告可能是行政诉讼当事人以外第三方的,法院了解案情后,以告知书的形式及时告知第三方。(5)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在诉讼 的诉讼权利与义务。 (二)充分发挥民事审判对行政行为的审查建议职能 1.在民事诉讼中,对于未经行政审判进行审查的具体行政行为可全面审查。主要有三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95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