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权与法院审判权之间的关系,应当引入符合现代民事诉讼基本规律的辩论原则和处分原则,保证法院在整个诉讼过程中的消极和中立。为防止法院滥用审判权,侵害 德国1933 年民事诉讼法,第138条,第1款。 {9}参见《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8条第2款。 {10}参见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37.html -
了解详情
效益的保障。不过证据调查及时性更重要的意义还不在于此,事实上,诉讼过程中时间的流逝还是影响司法裁判公正性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主要是因为能够证明案件 全面收集证据的精神。[14]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学者对将实事求是原则直接适用于诉讼制度提出了质疑,如有的学者就认为实事求是原则是辩证唯物主义与历史唯物主义的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336.html -
了解详情
、非正式的自认,指的是在本诉进行之外的其他场合(包括在其他诉讼过程中),当事人一方对于他方主张的事实表示承认或视为表示承认的行为。但诉讼中 》,中信出版社1991年版,第322页。 [11]罗结珍译:《法国民法典民事诉讼法典》,国际文化出版公司1997年版,第297页。 [12]我国台湾地区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4111.html -
了解详情
刑讯逼供和以威胁、引诱、欺骗以及其他非法的方法收集证据。??另外,行政诉讼法也有被告人在诉讼过程中不得自行向原告和证人收集证据的规定。有关司法解释 中级人民法院的统计,1998年该州两级法院共审结刑事、民事、经济案件7989件中,刑事案件证人出庭率不足15%,民事、经济案件证人出庭率不足10%[3]。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823.html -
了解详情
的职权分为两大类,一是决策性职权,二是辅助性职权,前者主要解决诉讼过程中可以独立自主决策的权力,如确定举证的期限、决定是否采纳某证据、认定 ,就必须消除各种影响当事人行使诉权的因素和障碍,降低法院的门槛。 (三)诉讼程序的多元化与当事人的选择权 当事人进入司法程序,一方面希望获得有利结果,另一方面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03.html -
了解详情
从逻辑上讲,公正审判最终还是要让当事人满意,但在产生公正结果的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并没有独立的主体地位,也没有多少意志发挥空间,有意无意地被 有限,法院承担着巨大的工作量,法官疲于奔命,连日加班加点,审判效率低下;另一方面,诉讼固有的局限性让当事人总是怀疑法官没有尽力,一旦没有达到预期目的便置疑法官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3402.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触犯了刑律,社会危害性比较大,就应该按照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提起刑事诉讼,依法追究刑事责任。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可以根据自己的受损情况提起附带民事 民事公诉;1999年四川省名山县检察院在针对恒达化工厂重大环境污染行为提起刑事诉讼的同时,就公共水源造成污染提起附带民事公诉;2002年浙江省浦江县检察院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30.html -
了解详情
放弃了什么,又向国家要求了什么?笔者认为,无论是在刑事诉讼过程中还是在刑事和解过程中,被害人可以放弃的、已经放弃的,可以向国家要求的、已经向 说就是在检察官与刑事被告人之间进行的一种认罪讨价还价行为。 近代当事人主义已经成为刑事诉讼结构理念的主流,刑事被告人与检察官之间不再存在位阶上的差别,双方地位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83.html -
了解详情
管辖区内对任何人拒绝提供法律的平等保护。 第8、13、14修正案体现了刑事诉讼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理性主义和人道主义精神。 1803年,大法官马歇尔在对马伯里 专门的宪法法院提起,或者是在普通法院直接援引宪法规范完成。我国目前刑事诉讼过程中,当事人对人民法院作出的实体性裁判不服的,有权向上级法院提起上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67.html -
了解详情
,确认民事权利义务关系,制裁民事违法行为,保护当事人的合法权益。我国具体的民事诉讼制度设计,也应围绕这一任务进行,以便人民法院正确认定案件事实,公正及时审理 对方当事人同意,否则是不能撤回和更改的,但授权委托书可由当事人在诉讼过程中直至判决前,随时撤销法律效力终止当事人的代理资格;普通证据有举证时限,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8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