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4号颁布的《行政诉讼法》第50条明确规定: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不适用调解。行政诉讼不适用调解原则是建立在这一立法本意上的。但随行政诉讼法 行为的高权性日益淡薄,行政权和公民权日益相互依赖、相互制约的今日中国,调解制度应当走进行政诉讼。给予行政诉讼双方当事人一个交易的平台,不仅有利于行政纠纷的彻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39.html -
了解详情
一方或双方当事人都有权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通过司法程序保护自己人合法权益。因此行政调解应遵循如下原则:1、依法调解原则依法调解原则要求行政机关在做出行政 解决各种事故纠纷,保持社会稳定,同时节省有限的司法资源。我国目前设定行政调解的法律规范主要集中在公安行政、医疗卫生行政、劳动行政、自然资源行政、环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488.html -
了解详情
委员会组织条例》吸取了以往的经验,适应了新的形势,对人民调解委员会的组织建设、工作范围、调解原则等都作了详细的规定。1999年召开的第四次全国调解工作 调解委员会是解决民间纠纷的第一道防线,当大量的民间纠纷被消灭在萌芽状态时,人民法院的受案率自然降低,这时案件处理的质量就会随之提高。 四、人民调解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492.html -
了解详情
。1991年《民事诉讼法》又将着重调解改为根据自愿和合法的原则进行调解。1991年《民事诉讼法》不仅改变了调解原则的提法,而且还改变了篇章体例, 较大的调整,司法政策出现了明显的变化[15]。2003年7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通过的《关于适用简易程序审理民事案件的若干规定》(2003年12月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144.html -
了解详情
基本上得到了贯彻,然而,在贯彻行政诉讼的立法精神的同时,大量行政案件变相地适用调解解决行政争议已成为公开的秘密,行政诉讼当事人在法院默许或者动员下通过协调解决行政争议的事实,已经悄然升起,不允许调解的规定已名存实亡。不适用调解原则并不能排除人民法院在审理的过程中对当事人进行的说服教育工作,不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92.html -
了解详情
启动,导致案件的诉讼程序缺乏连贯性,给人民法院的审判工作带来负面的影响。自愿原则应该体现为当事人双方在人民法院调解达成的协议必须是互谅互让、自愿协商的结果。 ,总结经验教训,考虑我们的历史文化背景和经济基础,积极转变工作理念,创新调解制度的管理模式,加快立法进程,大胆借鉴国外的先进制度及做法,探索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806.html -
了解详情
)》第6条中将调解为主的方针改为着重调解的原则,即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着重进行调解;调解无效的,应当及时判决。着重调解原则虽然在用语上避开 直线下降。从最高法院每年工作报告的统计数据上看,法院民事、经济案件的调解结案率从1989年的69%和76%,到2001年已经迅速滑落到36.7%和30.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338.html -
了解详情
意思自治,倡导诚实信用,维护稳定协调发展,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客观要求,是人民法院在市场经济体系下解决民事纠纷的首选之策和重要结案方式,应该加以强化和规范 为一审终审,不得上诉。 2建议尽快出台《人民法院调解工作规则》,对调解原则、适用范围、调解程序和方式,调解协议的内容和效力等加以规定。建议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19.html -
了解详情
不足。现行民事诉讼法在第一章的第5-17条共规定了诉讼权利平等、诉讼权利对等、审判权由人民法院统一行使、独立审判、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诉讼调解、 基本原则,有欠妥当,理由如下。 (一)法院调解作为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缺乏理论根基。第一,法院调解原则未能反映民事诉讼的性质。诉讼是一种最为常规、最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573.html -
了解详情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其中第九条规定:人民法院审理民事案件,应当根据自愿和合法原则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第51条规定:双方当事人 不正当地利用。当前,法院办案经费紧张,且社会人口流动性大,而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民事诉讼法若干问题的意见》第84条规定,调解书应当直接送达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39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