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律规定属于国家所有的以外,属于集体所有;宅基地和自留地、自留山也属于集体所有。该条规定确认了农村的土地属于集体所有,但没有明确规定农村土地的具体所有者。为了解决这 民事权益应当包括成员权,主要理由在于:一方面,该条使用了等人身、财产权益的表述,这一兜底性规定为成员权纳入侵权责任法的保护范围提供了可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2423.html -
了解详情
自己对土地的排他性使用,强调了土地权利的物权性。 从效率的角度,特别是从促进要素的充分流动性和自由组合性的角度,这部法律似乎缺乏前瞻性。农村土地的流转必须 大量空闲宅基地问题, 在老村之外又聚集成新村,致使旧村出现了大量闲置、废弃的宅基地和空白带, 而新的民宅布局散乱,占地面积过大,宅基规模一年超过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64.html -
了解详情
农业目的,对国家或集体所有的农用土地占有、使用、收益的权利。结合《农村土地承包法》之规定,可将农地使用权的流转定义为:根据法律规定和承包合同约定, 仍然无法推广实施。 三、现行法律制度中对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相关规定及其缺陷 目前,我国现行法律、法规关于农村土地使用权流转的规定主要散见于《民法通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98.html -
了解详情
》,明确要因地制宜确定征地补偿标准,保障被征地农民长远生计。 从新中国成立到现在,经过若干次法律修订,关于农村土地征收补偿制度的规定,主要散见于宪法、土地 ,其子女也相应不能转为非农户口。但由于种种原因没有享受划分责任田、口粮田、宅基地及其他经济权利,在分配征地补偿款的时候,村民小组的征地款自然也就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7247.html -
了解详情
法理。考虑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的相当所有权属性,考虑到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对集体成员变动的积极影响,也考虑到历史上中国的土地权利是高度流转的以及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不 并以此为基础向接包人收取地租; 接包人以其所享有的支配农村土地的权利为基础,占有并使用着农村土地。 在理论上,转包的法律性质应当定位为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7817.html -
了解详情
从全国范围看,现在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和抵押的条件尚不成熟。[22]故第128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须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条 ,载《南方周末》2001年6月14日。 [11]秦晖:优化配置?土地福利?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考,载《新财经》2001年第8期。 [12][德]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64.html -
了解详情
所有权的情形。 二、管业秩序中的永业与承包 让我们回到关于农村土地的最坚实的起点管业。管业就是对土地的使用,不牵涉所有权的转移。对国家来说,管业是一种 一类(隋唐谓口分田),只是用途有殊:麻田被指定为麻布之土(种麻),倍田供休耕轮作,它实际上与露田通用。另外还有宅基地(诸民有新居者,三口给地一亩,以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259.html -
了解详情
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能够取得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单位或个人。以农户为单位实行家庭承包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取得使用的 为单位,在一处一户只能有一处宅基地,能依法取得宅基地的主体是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取得要经过申请、审批程序,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证书,确认其建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412.html -
了解详情
和《农村土地承包法》的规定,能够取得承包经营权的主体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及集体经济组织成员以外的单位或个人。以农户为单位实行家庭承包是集体经济组织成员取得使用的 为单位,在一处一户只能有一处宅基地,能依法取得宅基地的主体是农户。宅基地使用权取得要经过申请、审批程序,由县级以上人民政府核发证书,确认其建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38.html -
了解详情
从全国范围看,现在放开土地承包经营权、宅基地使用权的转让和抵押的条件尚不成熟。[22]故第128条规定土地承包经营权的转让须依照《农村土地承包法》第37 载《南方周末》2001年6月14日。 [11] 秦晖:优化配置?土地福利?关于农村土地制度的思考,载《新财经》2001年第8期。 [12] [德]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234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