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M).北京大学出版社、高等教育出版社,2000.211. {20}张明楷.刑事责任论(M).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2.152. {21}李海东. . 张 磊 作者简介:张磊(1979),男,河南驻马店人,北京师范大学刑事法律科学研究院讲师、法学博士。 文章来源:《河北法学》2008年第11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03.html -
了解详情
(下卷) [M ]. 北京:法律出版社, 1999. [ 22 ]杨春洗. 中国刑法论[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8. [ 23 ]张文. 刑事责任要义[M ].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7. [ 24 ]《普通逻辑》编写组. 普通逻辑[M ]. 上海: 上海人民出版社,1982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55.html -
了解详情
实现方式的见解,当以第一种意见为妥。 -------------------------------------------------------------------------------- [1] 张文等:《刑事责任要义》,北京大学出版社1997年版,第257261页。 [2] 张智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892.html -
了解详情
受到苛酷的批评就不足见怪了。因此CLorenzen要求结果加重犯的法定刑幅度应与其刑事责任相适应。 此外,CLorenzen还从结果加重犯的法定刑与观念竞合的处断 相冲突,与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不相适应。故意犯罪的法定刑,是现代刑法的意思责任的体现。然而在结果加重犯中有不少国家的刑法规定了行为人对加重结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24.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两者之间是一般与特殊的关系。行为人要对自己的行为引起的结果负刑事责任.就必须首先具备如下条件:行为人的行为与危害结果之间具有刑法因果关系。行为人 的结果负责呢.这显然于理不通。否认这种量刑因果关系.就会导致缩小行为人负刑事责任的客观基础.将刑法分则中没有明文规定由危害行为造成的危害结果摈除于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545.html -
了解详情
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剥削阶级和被剥削阶级之间并没有共同的一致的所谓社会利益。社会责任论者所鼓吹的社会防卫,本质上只能是对占统治地位的资产阶级利益的防卫 道义、秩序和法律,归根结底是违反统治阶级利益的。所以,从根本上说,刑事责任也就是统治阶级通过国家司法机关对基于个人自由意志实施违反统治阶级利益的行为人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141.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促进刑法理论在新的层次上不断发展,而且会借助于刑法观念的变革,追求刑事责任最大效益的实现。 Present Situation and Critical Thinking: Some Detailed Inquiries about the Theory of Criminal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72.html -
了解详情
的状态。因此,行为人自由选择意志本身就决定了对其所实施行为应负的责任。一个人在能够选择道德行为、合法行为时,而却选择违背或法律的行为, 免除刑罚处罚,或者由于行为人是精神病人患者缺乏刑罚适应性,或者犯罪人已死亡等等。也就是说,刑事责任的存在,并不等于刑罚的存在,而只表明犯罪者有必要承受国家给予刑罚处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360.html -
了解详情
第18条规定刑事责任最低年龄为16岁,随着未成年人犯罪的增多,在特区政府成立后,立法会多次对应否降低刑事责任年龄进行讨论(注://english.people.com.cn/english/200008/19/eng 2000 819-48535.html),澳门大学的调查表明77%的民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140.html -
了解详情
条款时, 有罪名标准说和行为标准说两种基本观点。罪名标准说认为相对负刑事责任年龄阶段的人只对该条款规定的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致人重伤 列入刑法第17条第2款, 但是,只要有抢劫行为, 不论对象是什么, 都可追究刑事责任。 5. 增强概括性规定的方法 概括性规定, 刑法理论又称之为概然性规定, 是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5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