否定说。令人失望的是,否定说只谨慎强调对传统诈骗犯罪原理和一般诈骗犯罪立法的遵守,面对突如其来的诉讼诈骗论只是本能地进行着软弱的抵制【13】。由于否定说一直 也具有一定的不法性和不正当性,但也不能作合同诈骗犯罪处理。从行为目的上比较,诉讼诈骗与合同欺诈很相似。 (三)诉讼诈骗在客观方面不具备诈骗犯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331.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保险合同正是维护保险秩序与实现保险关系的基本手段。在保险合同中,投保人被要求必须向保险人真实地陈述一切有关重要事件和情况,不得有丝毫欺骗、虚假或隐瞒,亦 入水中,扩大财产损失,而后以重置该电气设备的价值保损,骗取保险金。 (三)为保险诈骗提供条件的犯罪行为,指刑法第198条第4款规定的犯罪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136.html -
了解详情
实施合同诈骗的,或者公司、企业、事业单位设立后,以实施合同诈骗犯罪为主要活动的,应认定为个人犯罪。(见最高人民法院1999年6月18日《关于审理单位犯罪案件 ,这种情况属于想象竞合犯形态。笔者同意前者的观点。所谓法条竞合通俗地讲“就是一个犯罪行为同时触犯了两个分则性条款,其中某一法条的全部内容包含于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3.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分子的真实意图,也是合同诈骗犯罪与经济合同纠纷的一个重要界限。何为非法占有目的?传统的观点认为,非法占有目的是指“行为人意图非法地改变公私财产的所有权。 侵犯的主要是资金的使用权和收益权,一般可作为民事侵权行为处理。(注:戴季贵、史进:“关于合同诈骗犯罪的认定”,载于《人民司法》,1998年第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018.html -
了解详情
非法所得的占有。合同诈骗犯罪故意产生的时间既可能是行为人实施行为的最初,也可能产生在其他合法行为进行的过程中。有的行为人签订合同时,是真实地市场经济 货物、货款、预付款或者担保财产后逃匿。(五)以其他方法骗取当事人财物。合同诈骗罪行为人是否“虚构事实”,“隐瞒真相”,其客观鉴别标准,关键是看行为人有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794.html -
了解详情
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5)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抗拒、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 诈骗犯罪数额达到五百万元的,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个人合同诈骗犯罪数额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的百分之八十(八十万元),单位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84947.html -
了解详情
驾驶,无驾驶资格驾驶机动车,使用伪造或者变造的机动车牌证等严重违反道路交通安全法的行为的;(5)逃避公安机关依法检查,或者抗拒、阻碍公安机关依法检查尚未构成 诈骗犯罪数额达到五百万元的,在十年至十二年有期徒刑幅度内确定量刑起个人合同诈骗犯罪数额达到“数额特别巨大”起点的百分之八十(八十万元),单位合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0641.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是泛指受骗者对案件的一切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在合同诈骗犯罪中,受骗者的错误认识是由于行骗者的行骗行为所引起的,在时间顺序上,欺骗在先,是受骗者 取得财物,只能作为民事纠纷而不能作为诈骗犯罪处理。如果行为人虽然采取了欺骗手段,他人认识上也存在错误,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错误地处分了财产,但欺骗手段与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49538.html -
了解详情
而不是泛指受骗者对案件的一切事实情况的错误认识,在合同诈骗犯罪中,受骗者的错误认识是由于行骗者的行骗行为所引起的,在时间顺序上,欺骗在先,是受骗者 取得财物,只能作为民事纠纷而不能作为诈骗犯罪处理。如果行为人虽然采取了欺骗手段,他人认识上也存在错误,并基于这种错误认识错误地处分了财产,但欺骗手段与错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262.html -
了解详情
中,采取虚构事实或者隐瞒真相等欺骗手段,骗取对方当事人财物数额较大的行为①。 合同诈骗犯罪中从合同的内容来看,有两种情形: (1)以假面目签订的合同。 的错误认识取得财物,只能作为民事纠纷而不能作为诈骗犯罪处理。 (4)被骗人自愿地与行为人签订合同并履行合同义务,交付财物或者行为人(或第三人)直接非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612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