仅具备事后的影响力,即只能影响刑事责任的轻重,而不能决定其有无。如故意杀人罪(中止)中采取积极措施避免被害人死亡的,即使取得被害人的谅解,其行为仍然 其缓刑考验的参照因素,对于不积极履行民事责任的,征求被害人方面的意见予以撤销缓刑,重新执行刑罚? (二)侵权责任与刑事责任的良性互动 如何实现刑事责任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4119.html -
了解详情
父亲,情节恶劣,其行为已构成遗弃罪判决如下:被告人刘式龙犯遗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年;被告人刘式虎犯遗弃罪,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二 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但要求行为人对被害人生命、身体的危险持希望或者放任态度;成立故意杀人罪,要求行为人希望或者放任被害人死亡。例如,将婴儿置于行人较多的场所或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6978.html -
了解详情
方式来理解 犯罪的表述方式, 结论是相对刑事责任年龄人所实施的行为必须符合故意杀人罪、故意伤害罪、强奸罪、抢劫罪、贩卖毒品罪、放火罪、投毒罪的构成 适用, 在此基础上, 《解释》于第16条对于未成年的罪犯设计了应当型的缓刑适用条件,包括初次犯罪、积极退赃或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 具备监护、帮教条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084.html -
了解详情
化事由、未遂犯、共同犯罪等规定,从来没有修改过;而总则关于刑法的适用范围、缓刑、假释等规定被反复修改。例如,刑法总则关于适用范围的规定,原本只有6个 有被类推解释的危险,有损刑法的安定性。例如,教唆、帮助他人自杀,是否适用故意杀人罪的规定,在司法实践上存在不同判决,影响了国民的预测可能性。 第二种模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1527.html -
了解详情
侵害威胁时,才以暴力侵害行为所触犯的17条第2款所设定的罪名,即故意杀人罪或故意伤害罪进行定罪处罚。二是若是已满16周岁不满18周岁的未成年人盗窃、诈骗、 适用,在此基础上,《解释》于第16条对于未成年的罪犯设计了应当型的缓刑适用条件,包括初次犯罪、积极退赃或赔偿被害人经济损失,具备监护、帮教条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886.html -
了解详情
甲表示谅解,对被告人陆甲可酌情从轻处罚,遂判决被告人陆甲犯故意杀人罪,判处有期徒刑三年,缓刑四年,判决后,被告人甲没有提出上诉。笔者试从侦、控 民事诉讼原告人经济损失共计3000元。 争议焦点: 1、公安机关以被告人陆甲涉嫌故意伤害罪,移送公诉机关审查起诉,而检察机关及审判机关均认为被告人陆甲构成故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3441.html -
了解详情
犯罪分子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第七十三条【考验期限】拘役的 条的规定处罚。第四章侵犯公民人身权利、民主权利罪第二百三十二条【故意杀人罪】故意杀人的,处死刑、无期徒刑或者十年以上有期徒刑;情节较轻的,处三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8883.html -
了解详情
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第七十三条【考验期限】拘役的 后果的,处三年以上七年以下有期徒刑。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05466.html -
了解详情
在缓刑考验期限内从事特定活动,进入特定区域、场所,接触特定的人。 被宣告缓刑的犯罪分子,如果被判处附加刑,附加刑仍须执行。 第七十三条【考验期限】拘役 造成严重后果的,处五年以上有期徒刑。 第二百九十二条【聚众斗殴罪;故意伤害罪;故意杀人罪】聚众斗殴的,对首要分子和其他积极参加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6458.html -
了解详情
的妇女李某被北京市海淀区人民法院从轻判处有期徒刑3年缓刑3年;2003年9月21日,云南省宣威市人民法院以故意杀人罪判处因不堪忍受儿子长期的家庭暴力,将其 期(总第104 期),第118页。 [17]如德国1776年刑法第213条规定:故意杀人者本人并无过错,而因被害人对其个人或亲属所加虐待或重大侮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73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