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要发现生效裁判确有错误就可以启动再审。这种违背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做法尽管能够发挥再审程序的纠错功能,但从长远角度来看,其弊大于利。任何违背 或者审判人员在审理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徇私舞弊,枉法裁判行为的,人民法院应当再审。 [23]江伟主编:《民事诉讼法》(第三版),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9950.html -
了解详情
地位,我们不仅需要从观念上实现转变,而且需要在制度上做出具体安排,如此才能真正将民事诉讼的公正与效率原则落到实处。下面对此作一具体论述。 二、第一审的功能性结构 法院作出的判决,而不是重新审理一个案件。[31] 此外,对终局判决的理解,达玛什卡的观点很有趣味,他认为这是区分科层式司法体系和协作式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41.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才能够仅针对社会而言。但是,以我国民事诉讼立法和实践的现实,我们还不能简单地将审判公开的含义只理解为向社会公开;事实上,我国从立法到实践 的关系 审判公开作为结束秘密审判制度的标志之一,其不仅意味着民事诉讼机理和民事诉讼程序的根本改变,并且是确立近现代民事诉讼基本原则的缘由和基础。而公开审判与辩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61.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也是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的,严格的民事诉讼程序也会保证大部分民事诉讼认定的事实和判决的结果都是正确或基本正确的。所以,我认为,在民事诉讼中, 和民事诉讼的个性在整体上存在着统一关系,而不是对立关系。 (二)观点辨析 1.民事诉讼不适用有错必纠原则的辨析 有错必纠一直是我国司法活动的一项准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422.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当然无需举证。 二、证明责任确定的基本原则 确定了证明责任也就确定了举证责任。因此,在民事诉讼证明学中,证明责任的确定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所感知的物质事实,如电波、射线、空气等。关于积极事实的理解、认定与证明,学者们争议较少。然而,关于消极事实却存在较大争议。消极事实是消极的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586.html -
了解详情
,无论是英美法系国家还是大陆法系国家都十分重视从法律上保障审理者直接接触证据的权利。大陆法系国家在民事诉讼中贯彻直接审理原则,使法官可以直接面对原始的陈述 也即法律实现了高度的确定性。所谓形式性,借用马克斯韦伯的理解,是指法律制度可以像技术性的理性机器那样运行。因而,能够保证个人或团体在相对宽泛的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71.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在民事诉讼各阶段中的指导作用也将是未来司法改革的大势所趋。[2][3] 笔者认为,总体上看,在我国民事诉讼法上确立处分原则确实是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基本要求 人员提交报告;(2)调解。调解人员努力创造一种信任的气氛,使当事人理解调解期间所暴露的事实是保密的,在此基础上帮助当事人思考问题并自行得出结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624.html -
了解详情
二审案件的审理中,由于法官对法律、法规、法的基本原理、基本原则的认识、理解和解释不同,同样的案件处理结果不一,甚至相反,案件上诉、申斥率居高不下。法官们 基本原则还具有强制补充性,它是民事法律关系中存在的主动、抽象的补充条款。不论当事人有无特别约定,民法基本原则的有关部分都当然地成为每一法律关系当然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757.html -
了解详情
证明,当然无需举证。 二、证明责任确定的基本原则 确定了证明责任也就确定了举证责任。因此,在民事诉讼证明学中,证明责任的确定是一个具有重要理论意义和现实意义 所感知的物质事实,如电波、射线、空气等。关于积极事实的理解、认定与证明,学者们争议较少。然而,关于消极事实却存在较大争议。消极事实是消极的客观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98.html -
了解详情
的讨论,其中虽不乏纷争,但随着讨论的深入,也形成了不少的共识,其中当事人主义和职权主义这两个描述世界民事诉讼基本模式的术语被我国所普遍接受。我国的 原则彻底加以改造,而仅仅是对辩论原则进行某种程度的修正,则更换名字是多余的,而且极易使人对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和基本结构造成误解{10}。当事人主义通过辩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1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