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处】《法律适用》2008年第6期 【关键词】审判监督程序;调研报告 【写作年份】2008年 【正文】 近年来,随着我国构建和谐社会目标的提出,人们 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相关规定。 (三)加大对虚假诉讼行为人的惩戒力度 虽然2007年通过的《民事诉讼法》修正案,对妨碍民事诉讼行为个人的罚款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31.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适用审判监督程序再审。如果这样理解这些规定是正确的,那么,还有一条司法解释或者又会引起问题的思考,1992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 其救济途径。四、裁定的效力与审判监督程序在一审程序当中,一旦有当事人提出对管辖权的异议,就会立即造成诉讼程序暂时停顿的效果,法院对异议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57.html -
了解详情
专门人民法院的院长、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庭长、副庭长、审判员和助理审判员。”所以,民事诉讼审判中法官应当是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产生的,依法行使国家 这种现状,还不宜进行凸现当事人主体地位和诉讼权利,这样“压制”法官在民事诉讼审判中的作用发挥,但是要知道,一方面,司法人权和当事人合法权益的保护以及法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13.html -
了解详情
再审 和发回重审若干问题的规定 法释〔2015〕7号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严格依法适用指令再审和发回重审若干问题的规定》已于2015年2 的审判行为,应当严格遵守本规定。违反本规定的,应当依照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条最高人民法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不再适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232.html -
了解详情
大范围的申诉权,也未加以明确。 3.当事人的处分权受到限制。现行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是建立在职权主义模式上的,当事人并不享有与起诉权相似的申诉权, ,从而有效地降低再次申诉的可能性,减少类似无限缠诉的现象发生。 3.符合民事诉讼发展的趋势及司法改革的要求。当事人在民事再审中角色的重新界定符合现代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340.html -
了解详情
大范围的申诉权,也未加以明确。 3.当事人的处分权受到限制。现行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是建立在职权主义模式上的,当事人并不享有与起诉权相似的申诉权, ,从而有效地降低再次申诉的可能性,减少类似无限缠诉的现象发生。 3.符合民事诉讼发展的趋势及司法改革的要求。当事人在民事再审中角色的重新界定符合现代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279.html -
了解详情
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审判监督程序严格依法适用指令再审和发回重审若干问题的规定(法释〔2015〕7号 2015年2月2日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第1643次 审判行为,应当严格遵守本规定。违反本规定的,应当依照相关规定追究有关人员的责任。 第十条最高人民法院以前发布的司法解释与本规定不一致的,不再适用。...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1157.html -
了解详情
、枉法裁判行为的并不一定就引起审判监督程序,而必须是“在审理该案件的时候”◆法条没有规定程序错误可以再审,而司法解释规定,审判程序不合法,影响案件公正裁判 告知其该判决发生法律效力后即有申请国家赔偿的权利)E.按照审判监督程序进行再审的刑事自诉案件,应当依法作出判决、裁定书;附带民事部分可以调解结案。...
//www.110.com/ziliao/article-624185.html -
了解详情
辩协商可以简化刑事诉讼审判程序。刑事诉讼法规定了四种刑事审判程序:第一审程序、第二审程序、特殊案件的复核和核准程序、审判监督程序。其中,二审源于 走向法治。根据《人民法院组织法》第11条规定,各级人民法院均设立审判委员会。根据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疑难、复杂、重大的刑事案件,合议庭难以作出决定的,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4373.html -
了解详情
前程序的内容和特征 (一)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内容 我国现行民诉法第113条至第119条及有关司法解释对审前准备工作给予了明确规定,在当事人起诉和 程序立法相比显得异常滞后。 二、我国民事诉讼审前程序的弊端 我国民事诉讼关于审前程序的不完善性和立法上的滞后性,给实际审判活动带来了很多弊端,特别是随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57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