偏离其中立性的任何机会和可能。基于此,那些在现行《民事诉讼法》中有碍中立性的规定都应该予以调整,比较突出的是法院依据职权收集证据的问题。发现真实 审理方式与间接书面的审理方式相比本身并无优劣之分,但是在大部分西方发达国家民事诉讼制度中,直接言词审理仍然被作为一个基本审判原则确立起来[7],间接书面审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70.html -
了解详情
与《民事诉讼法》以外的其他制度和观念息息相关。以申诉难为例,如果当事人在诉讼中的权利能够得到切实保障,如果没有那么多的导致证据动辄失权的规定, :也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但对哪些案件可以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却没有作出明确规定。事实上有些案件是不宜再交原审人民法院再审的,如原案件是经过原审人民法院审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75.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未调查收集的,作为当事人申请再审的事由和检察机关抗诉的事由。而法院依职权收集证据,从民事诉讼法本身的规定看,是授权法院在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 。[24] 【作者简介】 李浩,南京师范大学法学院教授。 【注释】 [1]我国原有的民事审判方式极为倚重法院的职权,被理论界称为超职权主义的审判方式,这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206.html -
了解详情
审理和认定的对象,而审理和认定的方法主要是证据,证据也需要在开庭审理前由当事人提交,并加以固定。我国民事诉讼法上没有规定审前准备程序,显然是一 级制度,根据案件的不同情况做类型化分别处理。正如前述,小额诉讼乃至简易诉讼可以规定实行一审终审,一般案件实行二审终审,部分案件实行三审终审。为了防止三审制度被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87.html -
了解详情
失效后果,真正实现诉讼的平等武装。 第三,对证据开示次数和期限作出规定。这一点可以参照我国民事诉讼法和证据规则,一般情况以两次为限,特殊情况下 的自愿合法原则背道而驰;其次,调解人员为了能达成和解协议,利用当事人对法律知识的缺乏和自身的潜在强制力,误导当事人,或给当事人施加压力,扩大对当事人不利之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981.html -
了解详情
。【60】 在我国台湾地区,其现行民事诉讼法中的证据规定亦有92个条文。显然,在上述国家和地区的民事诉讼法中,证据内容都很丰富,但并没有给人以 原则在实践中所造成的消极后果是极为严重的:(1)对于很多问题,由于法律没有明确规定而使当事人和法官无所适从,与此相联系,法官在适用法律时的随意性极大,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637.html -
了解详情
应允许检察监督介入。检察监督的介入,可以有效地保障司法审判过程的合法性和正当性。本次民事诉讼法修改应当确定三个方面的内容:其一,检察机关能够对那些诉讼重点环节 若干规定》(2002年4月1日)第15条规定:《民事诉讼法》第六十四条规定的人民法院认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是指以下情形:(一)涉及可能有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527.html -
了解详情
陈述主张、提出证据、进行辩论,从而最大限度地实现程序正义和再现案件真实。 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关于诉讼当事人平等的原则规定,可以说是比较合理和全面的。 都应当强调当事人的程序(诉讼)主体地位,都应当赋予当事人充分的程序基本权和给予当事人充分的程序保障。通过程序一方面保障当事者的诉讼权利,或者说保障当事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38.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说是遍及各项民事诉讼制度和程序,择其要者,即有如下数端: 其一,关于证据制度,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虽然设有专章(即第六章),但却仅仅规定了极为简单 问题作了解释。 因此,就总体而言,我国的立法解释实践具有以下几个特点(在民事诉讼领域尤其如此):一是数量上的稀少。成文法的局限性决定了法律解释应当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02.html -
了解详情
1911年的《匈牙利民事诉讼法》更明确地规定:当事人或代理人以恶意陈述显然虚伪之事实,或对他造陈述之事实为显然无理由之争执提出显然不必要之证据者,法院应 的界定存在着许多不同的观点。有学者认为诚实信用原则在民事诉讼法中的含义分为行为意义上的诚实信用和实质意义上的诚实信用。行为意义上的诚实信用指当事人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377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