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方行为的实质根据在于,要么本身缺乏违法性(本身是被害人),要么缺乏有责性(窝藏罪中的被窝藏人),要么不具有实质的违法性(如购买淫秽物品)。对于参与 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92-93页;李文峰:《贪污贿赂犯罪认定实务与案例解析》,中国检察出版社2011年版,第576页。 [99]参见李本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2993.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为中心?为何强调违法性的事前(行为时)判断?周光权教授反复讨论了一个案例:甲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抓捕,但其向司法机关交代曾经抢劫他人将价值高昂的金 因而,窝藏杀人的精神病人,收购未达到刑事法定年龄的人的盗窃所得,都构成窝藏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因为行为本身是否侵害法益,与行为人是否应该对这种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83.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为中心?为何强调违法性的事前(行为时)判断?周光权教授反复讨论了一个案例:甲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抓捕,但其向司法机关交代曾经抢劫他人将价值高昂的金 因而,窝藏杀人的精神病人,收购未达到刑事法定年龄的人的盗窃所得,都构成窝藏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因为行为本身是否侵害法益,与行为人是否应该对这种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6682.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为中心?为何强调违法性的事前(行为时)判断?周光权教授反复讨论了一个案例:甲因涉嫌故意杀人罪被抓捕,但其向司法机关交代曾经抢劫他人将价值高昂的金 因而,窝藏杀人的精神病人,收购未达到刑事法定年龄的人的盗窃所得,都构成窝藏罪和掩饰、隐瞒犯罪所得罪。因为行为本身是否侵害法益,与行为人是否应该对这种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5321.html -
了解详情
,对伪证罪、窝藏罪、包庇罪等传统妨害证据类犯罪在司法实践中出现的新问题作了理论上的探讨,并选取司法实践中新出现的具有代表性的案例进行个案研究, :《刑法方法论》,北京大学出版社2006年版,第110页。 (28)刘明祥:《财产罪比较研究》,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29)参见于志刚、郭旭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1964.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认为,刑法第269 条规定的犯罪转化不同于挪用公款罪向贪污罪的转化。行为人盗窃、诈骗、抢夺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暴力 ,也符合贪污罪的构成。显然,这种推定是不成立的。 还有的观点采用列举案例的方法,证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永久非占有公款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以此论述挪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645.html -
了解详情
窝藏的毒品从这个城市转移到另一个城市进行窝藏,按照上述观点,行为人就构成了运输毒品罪,但实际上这种行为从本质上讲仍然属于转移而非运输。又如,行为人在一 考虑对这种行为类型的运输毒品的犯罪人从轻处罚,如上述的唐有珍运输毒品的案例就反映了最高人民法院的对此问题的看法。但是,最高人民法院仅仅以运输毒品系初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298.html -
了解详情
笔者认为,刑法第269 条规定的犯罪转化不同于挪用公款罪向贪污罪的转化。行为人盗窃、诈骗、抢夺后,为窝藏赃物、抗拒抓捕或者毁灭罪证而当场使用暴力或者暴力 ,也符合贪污罪的构成。显然,这种推定是不成立的。 还有的观点采用列举案例的方法,证明行为人主观上具有永久非占有公款的直接故意和间接故意,以此论述挪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3105.html -
了解详情
应否定逃避法律追究说的合理性。理由正如持救助义务说者所言,逃跑乃人之常情,我国刑法规定窝藏罪的主体不包括本犯,杀人、放火等法益侵害性严重得多的犯罪都不会因为 对事故发生负有过错的人都负有救助伤者和清除道路危险的义务。实践中也发生过这样的案例:2009年10月9日晚6点多,刘宝学在自家地里收完花生后准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231.html -
了解详情
、制造、非法持有毒品均为犯罪行为。毒品犯罪主要包括走私、贩卖、运输、制造毒品罪、非法持有毒品罪、包庇毒品犯罪分子罪、窝藏、转移、隐瞒毒品、毒赃罪、走私 ,依法对被告人姚连生判处并核准死刑,对被告人林根、高建均判处无期徒刑。 案例3 王大庆等贩卖、运输、制造毒品案 (一)基本案情 被告人王大庆,男,汉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487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