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一项程序性救济制度,其救济效果发生时案件仍处于程序审查阶段,尚不涉及实体问题,因此,对管辖权异议的审查只限于形式审查。其二,这种审查的目的在于确定 至10000法郎之民事罚款,且不影响可能对其请求的损害赔偿。” 因此,从维护程序公正,保障诉讼公平、正义的角度出发,民事诉讼法应补充并完善有关规定,而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55.html -
了解详情
因此管辖异议不受答辩期间的限制。适用特别程序审理的案件,因不存在争议的双方,所以,不存在“提交答辩状期间”,管辖权异议也不受限制。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 程序处理。经过再审或者提审,原判决和裁定均被撤销的,应将案件移送有管辖权的人民法院审理。如果人民法院未改变案件的管辖问题,当事人则有权对案件的管辖提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539.html -
了解详情
、结果地和被告住所地三者不在同一个人民法院辖区内的,三者所在地人民法院均有管辖权。当事人可以选择其中一个人民法院起诉,由最先受理案件的人民法院管辖。66、名誉权 管辖规定审结的案件,上级法院可按照法定程序撤销原判,并将案件指定有管辖权的法院重新审理或者提审。五、管辖权异议提起的主体及期限95、原告误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3218.html -
了解详情
民事诉讼制度的肇始环节,不仅是迈向实体正义的第一步,也是实现程序正义的第一步。管辖权异议制度作为管辖制度的程序性救济措施,对保障当事人诉权、保证管辖规则的 尺度不统一,同样官司不同判决,产生不利于自己的后果;有的当事人是企图争得管辖权,将案件移送本地法院审理,便于沟通,即使判决不利也可在执行上做文章;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841.html -
了解详情
异议制度所存在的问题 (一)管辖权异议制度的行政化色彩。虽然1991年修改的民事诉讼法完善了包括管辖权异议在内的诸多制度,但是这些程序按照行政原理设计的痕迹还是 上级人民法院在本院辖区内指定管辖法院,继续本案的审理;两个以上法院发生管辖权争议时,应上报双方共同的上级法院,由共同的上级法院指定管辖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739.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合理启动、规范运行,进而从程序上实现国家对犯罪的控制。确立刑事诉讼管辖权异议正是贯彻刑事诉讼的法制原则,保证司法机关对犯罪进行控制的有效措施。 的诉讼事项上积极主动地行使选择权和决定权。确立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对刑事管辖的异议权,还是体现并强化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主体身份特征的重要方式。综上所述,笔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8920.html -
了解详情
共和国仲裁法》(以下简称《仲裁法》),该法第二十条规定:当事人对仲裁协议的效力有异议的,可以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或者请求人民法院做出裁定。一方请求仲裁委员会作出决定 是由中级法院受理的,乙公司的管辖权异议是在第一审普通程序审理过程中提出来的,人民法院当然应当适用第一审普通程序来审理。乙公司对丁法院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0686.html -
了解详情
次是二审期间,由二审法院作出。 其三,浪费司法资源,牺牲司法效率 现行的管辖异议运行模式,要经3次认定,浪费了当事人的大量时间,也浪费了大量的 无管辖权,可以对《受理裁定书》提出上诉。 其二,完善二审法院对管辖权异议案件的审理程序 上诉法院收到当事人的上诉书后,送达给对方,对方提书面的答辩及相关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9229.html -
了解详情
对管辖异议的提出时间所作出的规定,意在避免因异议权人迟延提出管辖异议而影响诉讼程序的安定,同时,法律将管辖权异议的提出主体界定为当事人,而民事诉讼中的 十五条是涉外民事诉讼中就被告关于诉讼管辖的不作为,推定为承认该人民法院有管辖权所作的规定,并不否认非被告的其他当事人在涉外民事诉讼及非涉外民事诉讼中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483.html -
了解详情
的案件。国务院《诉讼费用交纳办法》第十三条第六款规定:“当事人提出案件管辖权异议,异议不成立的,每件交纳50元至100元。”但对于是否需预交管辖权 动力,因而被告往往不交纳该费用。如果法院为追回50至100元的管辖权异议受理费而通过执行程序执行,此种做法难免严重浪费司法资源。第二,预收受理费合理合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9155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