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方面又特别列举了以下几种限制行为: (1)私人使用。 私人使用是著作权法中最普遍的合理使用行为之一,行为人既无须征得权利人的认可,也不必支付报酬。 (4 )单纯为了授课或科学研究而使用。此外,《指令》也允许对邻接权实施强制许可,其条件是不得违背《罗马公约》的规定。 3.邻接权的保护期 根据《指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0920.html -
了解详情
流通,这不符合公众享有文化的迫切要求。有些国家如俄罗斯和南斯拉夫,即在其著作权法中否定和排除了对民间音乐作品的保护。 2.主张给予法律保护 这种观点认为应对 许可(包括法定许可、强制许可)以及有偿公共领域制度等。民间音乐作品的权利不能对抗合理使用制度,如我国2000年修订的《著作权法》第22条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085.html -
了解详情
,或者为了公共利益的目的,国务院专利行政部门可以给予实施发明专利或者实用新型专利的强制许可”。 知识产权法中的“公共利益”概念按其所处的位置不同,可以被分为 不符合公共利益要求的知识产权行为不能够发生行为人所希望的法律效果。如《著作权法》第四条第二款规定,“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29.html -
了解详情
的付酬标准对于保护作者的利益,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然而,我国著作权法关于使用作品付酬标准的规定并不明确,有关约定付酬标准和法定付酬标准的规定都 广播的强制许可制度,但也要求广播机构向版权人支付合理的报酬。在无约定或协商不成的情况下,由版权使用费仲裁庭来确定。[22]此外,《德国著作权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1736.html -
了解详情
限制,而且包括多种形式的权能限制,如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法定免费使用,专利法中的强制许可、在先使用人的在先使用权、国家计划许可 介入和调整存于私法领域的竞争关系。反垄断法具有国家权力性、强制性的禁止、许可、承认等调整手段 [13],着眼于维护市场交易的整体秩序,更保护消费者和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2006.html -
了解详情
授予的专有出版权还不能和现代的著作权制度划等号。抛开行会规则不具备法律上强制执行力的缺陷,除去套在特权制度之上的图书审查等形形色色的枷锁,准著作权 通过作品的载体加以区分。更为关键的是,在数字技术环境下,传统著作权法关于合理使用和法定许可等限制权利人权利的规定将使得大量作品几乎无法再获得市场利益。网络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410.html -
了解详情
著作权 合理使用 一、网络著作权的概念与法律特征 网络著作权是指著作权人对受著作权法保护的作品在网络环境下所享有的著作权权利。 网络著作权相对于传统著作权而言 无偿使用和无须经著作权人许可是其显著特征,是合理使用区别于法定许可和强制许可等其他对著作权权利限制制度的重要标准。合理使用制度的作用在于合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09.html -
了解详情
的申请,专利申请的审查与批准,专利权的期限、终止和无效,专利实施的强制许可,专利权的保护及附则部分。随着我国科技水平的迅速提高以及国际交流的加强 知识产权保护制度的重要方面。 1.国务院行政法规 知识产权方面的行政法规主要有《著作权法实施条例》、《专利法实施细则》、《商标法实施条例》、《计算机软件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6261.html -
了解详情
限制,而且包括多种形式的权能限制,如著作权法中的合理使用、法定许可、强制许可、法定免费使用,专利法中的强制许可、在先使用人的在先使用权、国家计划许可 经济权利穷竭原则等等。知识产权法还有可能直接列入原则性的权利限制条款,如我国著作权法第4条第2款规定:“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132.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普遍的自由法则与其他人的意志连接在一起”[2]。康德对此有一个归纳:强制与自由构成法律的有效性[3]。因为法律秩序必须确保每个人的权利得到所有其他人的 行使的有限性便赋予了他人合法使用作者作品的较为宽阔和自由的空间。在对著作权法理念进行分析的基础上,我们来思考数字图书馆的利益维护问题,应当可以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9963.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