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人民法院判决撤销被告作出的违法的行政处罚决定后,判决被告重作具体行政行为时,被告能否以同一事实和理由加重对原告的处罚呢 ,可以采取如下对策:一是事先防范。人民法院判决被告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应根据具体情况,分别确定重新作出具体行政行为的条件和期限。一般说来,涉及到事实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99.html -
了解详情
缺陷。比如制定涉及对企业和农民设置义务的文件不报上级政府备案和审查;自行设定行政处罚;应依法报经批准的收费标准而不报经批准;不将文件草案送交有关部门、单位 公民、组织均可依法查阅和复制。 (2)告知制度。其具体要求是:行政主体作出影响行政相对人权益的行为,应事先告知该行为的内容,包括行为的时间、地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19.html -
了解详情
条、第38条第2款均已规定。但在我国基层行政执法实践中,仍存在执法人员不履行事先告知义务,使相对人无法有效履行申辩权;执法人员不告知相对 卫生监督杂志》2007年第3期。 [31]例如可见《上海市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食品卫生监督行政处罚简易程序若干规定(试行)》,2006年7月4日发布,载http: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727.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机关作出强制执行决定前,应当事先催告当事人履行义务。催告应当以书面形式作出,并载明下列事项: (一)当事人履行义务的期限; (二)强制执行方式; 或者滞纳金的标准应当告知当事人。 加处罚款或者滞纳金的数额不得超出金钱给付义务的数额。 第四十五条行政机关依照本法第四十四条规定实施执行处罚超过三十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899.html -
了解详情
停产停业、暂扣或者吊销许可证、暂扣或者吊销执照、行政拘留等行政处罚决定不服的; (二)对行政机关作出的限制人身自由或者查封、扣押、冻结财产等 不服再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的,在法定行政复议期限内不得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 第十六条 律师应当告知委托人,不服行政机关作出的行政处分或者其他人事处理决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6199.html -
了解详情
未要求原告提供证据,但依据法律规定,原告应在规定的时间内提供证据,超过规定期限未提交的,视为放弃举证。例如,《商标评审规则》第二十条第一款规定:当事人 据以作出行政行为的证据及其内容,即使是行政处罚案件中法律规定了事先告知制度,但事先告知中往往只告知证据的大概种类,如证人证言、询问笔录、验伤报告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002.html -
了解详情
目前仍是不可改变的事实。⒄纵观80年代以来制定的法律法规,绝大多数法律均将行政处罚的执行权交于法院。例如,1983年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海上交通安全法》 公众利益为个人利益。3、事先告诫原则该原则要求行政机关采取直接强制措施前,必须预先告知当事人,并为其留有一定自我履行义务的期限,不得突然袭击。如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334.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权利的行使有严格的时间限制。事后当事人提出回避申请的情况可能是:(1)事先知道回避情形存在,事后因不满结果而提出回避申请。这种情况应视为其放弃申请权。 的规定,而且,在适用范围上,也主要限于行政处罚程序中,在其他行政行为程序中似乎少有规定,如行政许可、行政强制等程序等。虽然国家公务员暂行条例中也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583.html -
了解详情
;其五,实施限制公民人身自由的行政强制措施还应当场告知或实施行政强制措施后立即通知当事人家属实施行政强制措施的行政机关、地点和期限,在紧急情况下需要当场 》配套条例的研究、论证和草拟,这三个条例分别是《行政复议条例》(1990年颁布)、《行政处罚条例》(后提交人大立法,即1996年全国人大常委会通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8906.html -
了解详情
的特点,但也因其非处分性和临时性而并不比行政处罚和行政许可更需要严格限制。因此,从我国行政立法实践,和保持立法一致性的角度,赋予地方性法规行政强制 损害的救济。如可以明确行政机关告知公民不服行政强制措施可以提起行政复议、行政诉讼或国家赔偿,也可以赋予相对人更长的可以提起复议的期限等等。 (二)地方性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567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