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法权限。1989年《行政诉讼法》关于地方可以规定的诉讼事项极少,即第11条在受案范围上地方性法规可以规定提起诉讼的其他行政案件。经过三十余年来的改革 结构的依据,并按照不同的诉补充相关的诉讼制度。例如客观诉讼就需要在第三人制度、共同诉讼制度、法院职权性干预制度、检察院公诉或者支持他人提起公益诉讼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994.html -
了解详情
部门有自己的修改理念,从一定角度讲是由立法权统摄作用的弱化造成的。 第三,司法审查性质的误认。司法权以及司法审查性质的认识长期以来存在一些误区。人们 强制执行附加条件,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诉讼法〉若干问题的规定》第86条规定:行政机关根据行政诉讼法第66条的规定申请执行其具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915.html -
了解详情
的情况下,宪法所保护的政治权利、受教育权等就难以通过行政诉讼得到有效的保护。《行政诉讼法》有关人身权财产权的规定不当地限制了行政诉讼范围,也使得有关受案范围的若干 与原告资格的确定相对应,对行政诉讼第三人资格的确定,也应采用与原告资格确定相同标准,即要求其与提起诉讼的行政行为有法律上的利益。至于其参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4238.html -
了解详情
彼此监督的机制连贯并运转起来。1991年1月1日起实施最高人民检察院"关于执行行政诉讼法第64条的暂行规定",到1991年11月全国已有9起抗诉案件,其中浙江、 也无明确规定,造成实际中难以把握。另外对诉讼第三人的地位也无明确规定。 ④起诉受理方面。法律关于起诉时效为三个月的规定显属过短,原告的诉权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241.html -
了解详情
的范围。二是列举式,即对法院应该受理和不能受理的案件从行政行为的角度加以列举。例如,行政诉讼法第11条第一款前7项列举了法院应当受理的行政行为引发 条件。正是由于法律规定不甚清楚,导致相对人的很多权利遭受侵害后处于无法救济的状态,形成了巨大的权利救济真空。第三,行政行为的划分标准不一致。行政诉讼法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430.html -
了解详情
的处理,第219条当事人对诉讼标的处分权的公益限制,第282条再审之诉之判决是否应对第三人因信赖确定终局判决以善意取得之权利予以保护的判断依据等。可见,在 是涉及国家机密时可以免除作证的义务。台湾地区行政诉讼法第145条规定:证人恐因陈述致自己或与之有亲密关系之人受刑事追诉或蒙耻辱者,得拒绝证言。即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740.html -
了解详情
1.撤销诉讼原告资格的实质的扩大 原行政诉讼法第9条仅有一款规定,即撤销诉讼只限于就请求撤销该行政处理或裁决具有法律上利益的人(包括即使在行政处理 ,并且有涉及本案件的理由时,法院根据申请,可临时决定令行政机关不准作出该行政处理或裁决。 三、简评日本行政诉讼法的修改 日本在四十多年之后对其行政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158.html -
了解详情
诉行政机关出庭应诉,使行使单位诉讼权利、承担其诉讼义务,其出庭应诉,接受法院审查,听取原告和第三人的诉求,以解决“告官不见官”的现象。行政机关 的约束。在行政诉讼中,行使诉讼权利、承担其诉讼义务与法定代表人相当,具有独立的诉讼地位。根据行政诉讼法第三十一条和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86754.html -
了解详情
安介绍,修改稿里提到的“规章以下的规范性文件”就是大家平时所说的“红头文件”,是抽象行政行为的一类。 为什么法院不能直接作出“红头文件”是否违法的裁定?对此,姜明安说 等正当事由不能提供的;二是原告或者第三人提出了其在行政处理程序中没有提出的理由或者证据的。 现行行政诉讼法没有规定原告的举证责任,但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3228.html -
了解详情
,由于司法权和行政权的分工不同,司法权对行政权无疑要表现出一定程度的尊重,尤其《行政诉讼法》规定了合法性审查原则,法院就应当严格据此司法,在行政诉讼中应当以法律审 复议决定有法律上利害关系或者在复议程序中被追加为第三人的;(三)要求主管行政机关依法追究加害人法律责任的;(四)与撤销或者变更具体行政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8271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