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员是否应定罪量刑。笔者认为,根据法理,举轻以明重,有驾驶资格的人都构成犯罪,无证驾驶的行为危险性更高,那更应该认定为犯罪,而且可以作为酌定的从重 认定为追逐竞驶,情节恶劣. 2.3.2、在道路上醉酒驾驶机动车的行为判断是否达到醉酒的标准要依据具体细化的可供执行的标准确定。2013年12月颁布的《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8146.html -
了解详情
害结果并构成交通肇事罪后方可处罚。从水上交通事故的实践来看,水上危险驾驶行为的社会危害性与法益侵害危险性是显而易见的,我国现行刑法对此表示沉默是不利于水上交通安全 依据刑法之机能与水上交通之特点,确定合理适当的交通肇事罪入罪与量刑标准,并对醉酒驾驶等水上危险驾驶行为加以法律规制。实现刑法对空中、陆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8454.html -
了解详情
中酒精含量没有达到80mg/100ml(即纯事实上的醉酒),那么,即使事实上其驾驶行为危险性大于其他人规范意义上的醉酒驾驶行为(即行为人血液中酒精含量已经达到80mg/ 罪,而在同年9月18日晚上又醉酒驾驶构成了交通肇事罪,那么就应该以危险驾驶罪与交通肇事罪数罪并罚。具体地分析《刑法》第133条之1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7998.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作为抽象危险犯进行规定,只要人体酒精含量达到一定数值,就推定存在肇事的危险性,不考虑个体酒精的承受度,不待实际发生事故,就予以重罚。事实证明,严惩酒驾能够 有权主张适用信赖原则;(2)酒驾和原因自由行为的关系;(3)酒驾者对于结果的发生是出于故意还是过失,对于醉酒驾驶行为是应以交通肇事罪定罪,还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8973.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举证证明行为人在形式上实施了危险行为但不具有任何意义的危险性。在证据充足的情况下,法官也可以采纳辩护方提出的证明无罪的辩护意见。因此,从危险犯的理论 ,《现代法学》2002年第5期。 (32)(33)参见夏勇:《作为情节犯的醉酒驾驶兼议醉驾是否一律构成犯罪之争》,《中国刑事法杂志》2011年第9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9548.html -
了解详情
改判,作一法理分析。 应当说,该案定性准确。客观上,孙伟铭无证醉酒后在车辆人流密集处高速驾驶,这一危险驾驶行为不失与放火等行为的危险性相当;同时, 而在该案中无从认定孙伟铭希望造成死伤等结果。应当说,孙伟铭醉酒驾驶的致死人命与行为人驾车撞人制造事端的致死人命,两者存在重要区别。后者行为人的主观心态可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255.html -
了解详情
实质解释而非形式解释来判定犯罪,即应当将无任何危险性或者危险性极小的醉酒驾驶行为排除在外,这是刑法谦抑性的体现。因此,抽象危险犯所谓的立法规定 杨萌,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9091. [13]欧阳本祺.危险驾驶行为入罪的刑事政策分析[J].法商研究,2011,(5). [14]王皇玉.论危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0829.html -
了解详情
不少学者提出立法建议,主张增设危险驾驶(致人死伤)罪。核心理由是:飙车和醉驾致人死伤的案件,同普通的交通肇事案相比,行为的危险性更大,危害后果往往更 年版,第163页。 [33]对此,冯军骜授其实是明确认可的。例如,冯军教授认为,对于醉酒驾驶的故意抽象危险犯,应该按照以危险方法危害公共安全罪的未遂论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2552.html -
了解详情
的可能性。那些情节极为轻微的酒后驾驶、超速驾驶等行为不可能均成为危险驾驶从而构成危险驾驶罪,而是需要该类行为所具有的危险性达到一定标准。只有那些具有 控制依赖物,如设置饮酒年龄限制、促进守法。{34} 2.醉酒驾驶与情境预防。情境预防理论主要针对具体的行为类型制定一系列在一定空间、时间以及行为人选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562.html -
了解详情
的可能性。那些情节极为轻微的酒后驾驶、超速驾驶等行为不可能均成为危险驾驶从而构成危险驾驶罪,而是需要该类行为所具有的危险性达到一定标准。只有那些具有 控制依赖物,如设置饮酒年龄限制、促进守法。[34] 2.醉酒驾驶与情境预防。情境预防理论主要针对具体的行为类型制定一系列在一定空间、时间以及行为人选择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5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