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官不仅不得超出检察官起诉指控的事实范围进行审判,而且原则上也不得变更检察官起诉书所引应适用的法条(即罪名),换言之,检察官起诉指控的罪名也构成法官 其职务履行完全独立于最高司法行政机关(司法部),司法部长对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及各级检察院检察官也不享有外部指令权。因此,可以说,大陆的检察体系在立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789.html -
了解详情
。可表现为为被告利益上诉,为被告利益申请再审,其表征最甚者为审判程序不受起诉书的拘束,主张被告无罪。我国《刑事诉讼法》第43条规定:审判人员、 上下级之间存在不当影响以及检察委员会民主集中制办案方式(人民检察院组织法第3条第2款)的一体化,从而导致责任不清或者相互推诿,也容易导致检察官个体丧失敬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771.html -
了解详情
遵循如下教化步骤:表态阶段展示阶段教育阶段悔过阶段。 1.表态 当公诉人宣读完起诉书,法庭要求被告人对指控的犯罪事实进行陈述,事实上就是要求被告人对指控犯罪是否 机关,要求其补充侦查,经过补充侦查后,达到标准就起诉,否则人民检察院将做出证据不足的不起诉决定。可见,同大多数法治国家只要求公诉时达到定罪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157.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心理对证据运用的指导作用。 1、起诉书宣读环节。公诉人应通过宣读起诉书为证据运用奠定心理基础。 起诉书是人民检察院代表国家将被告人提交人民法院审判的重要法律 可退的地步,瓦解其心理防线,不得不承认自己的罪行。此时即使被告人还不承认,也可使法官、旁听群众,甚至辩护人也感到被告人理屈词穷,从而大大削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329.html -
了解详情
逻辑性地再现起诉书指控的犯罪事实,决定了合议庭对案件事实和性质情节的采信和认定,决定了公诉人控诉犯罪的质量和自身业务水平的高低。如果公诉人不能有效 的内容表达出来,具体包括公诉人讯问被告人,询问证人和鉴定人。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和最高人民检察院的司法解释,公诉人的设问式举证还包括询问被害人,尽管《刑事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929.html -
了解详情
根据。第三条 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中,对于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能作为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的根据。第四条 起诉书副本送达后开庭 审理前或者庭审中,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非法取得的,法庭在公诉人宣读起诉书之后,应当先行当庭调查。法庭辩论结束前,被告人及其辩护人提出被告人审判前供述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810.html -
了解详情
,并结合其他证据判断自首是否成立。被告人是否协助或者如何协助抓获同案犯的证明材料不全,导致无法认定被告人构成立功的,应当要求有关机关提供证明材料或者要求相关人员 。第三条人民检察院在审查批准逮捕、审查起诉中,对于非法言词证据应当依法予以排除,不能作为批准逮捕、提起公诉的根据。第四条起诉书副本送达后开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808.html -
了解详情
材料。检察官在准备好起诉材料以后应将起诉材料的复制件移送法院。起诉材料包括起诉书和证据材料两类。移送证据材料的范围由检察官自行决定,法律不必强制要求 按照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司法部作出的《关于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被告人认罪案件的若干意见(试行)》所确立的普通程序简化审程序进行审理,不存在证据开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35.html -
了解详情
。 3.行政决定有利于直接的行政相对人,侵害国家和社会公共利益,相对人不起诉的案件。 (三)行政公诉的基本程序 1.前置程序。前置程序是根据行政公诉 提起行政公诉的决定。对于决定提起行政公诉的案件,由检察官制作行政起诉书,代表人民检察院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对于不符合提起行政公诉的案件,则视情况作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31.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书的正式性、严肃性,公诉人以在起诉书之外,单独制定量刑建议书提交给法院为妥,量刑建议书根据《人民检察院量刑建议书格式样本(试行)》规定来制作。对于以下 被告人认罪的案件,主要围绕量刑及有争议的地方出示证据、进行辩论;对于被告人不认罪或者辩护人作无罪辩护的案件,先出示定罪证据,后出示量刑证据。部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356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