诉讼中被害人的诉讼地位 我国刑事起诉制度采取的是类似于上述第二种刑事起诉制度:以公诉为主,兼采被害人自诉。我国1996年修正的《刑事诉讼法》第82条第2项 刑事追究,在我国就是公、检、法等司法机关。检察机关是我国唯一的拥有公诉案件刑事起诉权的机关,但是依据宪法及刑事诉讼法的有关规定,被害人也处于控诉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8059.html -
了解详情
总结现代刑事诉讼制度的价值理念和运行规律,不难发现,在刑事诉讼过程中,公诉案件从公安机关立案侦查到交付审判,在数量上必然呈现出由多到少 检察院第一分院。 【注释】 [1]不起诉率=不起诉人数/(不起诉人数+提起公诉人数)x 100%, [2]相关数据来源于2004年~2011年最高人民检院工作报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1405.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由被告人居住地的人民法院管辖。 第二十五条几个同级人民法院都有权管辖的案件,由最初受理的人民法院审判。在必要的时候,可以移送主要犯罪地的人民法院 ,被告人可以拒绝辩护人继续为他辩护,也可以另行委托辩护人辩护。 第四十条公诉案件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附带民事诉讼的当事人及其法定代理人,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0701.html -
了解详情
界限绝对分明。刑诉法第18条规定,对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利用职权实施的其他重大犯罪案件,需要由人民检察院直接受理的时候,经省级以上人民检察院决定,可以由人民检察院 想象,如果按照法院对其认为需要变更管辖而决定不予受理(退回)检察机关提起公诉案件的理由的逻辑来推理,那么法院到头来可能一个案子也判不了。另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186.html -
了解详情
责任推进至二级证明责任(或中级证明责任)。 所谓中级证明责任,是指在公诉案件的审查起诉阶段,由检察机关作为证明主体负对公安机关侦查终结移送起诉的 手段。其次,刑事诉讼的严肃性,权威性要求证明责任只能由公检法机关来承担。刑事案件涉及公民的生命财产问题,因此只有代表国家执行刑罚权的公检法机关,才能做到案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173.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自愿撤回刑事指控,法院经过审查不违反法律规定,一般应予支持。而在公诉案件中被害人即使在庭下与被告人或者被告人的亲属达成互谅互让和解协议,被害人却 构成轻伤,便告知被害人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按照法律规定,公安机关已经立案的案件构成犯罪的应当立案侦查,而不应当告知被害人向法院起诉。对于公安机关已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74.html -
了解详情
才处理,没有告诉或撤回告诉的,被告人死亡的及其他法律规定免于追究刑事责任的案件,检察机关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 与此同时,1979年刑事诉讼法还规定了免于起诉制度 腐败,司法权力尤需要制约。德国的立法者认识到,如果检察机关对本应该提起公诉的案件由于某种案外原因却作了不诉处理,势必有损于司法公正和当事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00.html -
了解详情
人死亡。庭审过程中,公诉人与被害人代理人意见产生强烈冲突,公诉人请求审判长阻止代理人对案件性质发表意见未被采纳,遂未经审判长许可愤然离庭,导致全场一片哗然,审判无法 后果 现代诉讼模式被动性的特点,决定了审判的开启必须有诉讼的提起,在公诉案件中,必须有行使公诉权的检察机关提起诉讼,审判程序才能启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20.html -
了解详情
变成了对党内纪检部门、行政监察部门讯问笔录的确认程序,要么使得大量可以立案的案件根本无法进入诉讼程序,犯罪嫌疑人最终只受到党纪、行政处分而逃避了刑事制裁, 公诉环节实现程序分流,从而使得部分证据不足或质量不高、定罪可能不大的公诉案件在起诉环节结案,这一方面,可以降低起诉失败的几率、减轻法院的审判压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838.html -
了解详情
起诉作为逃避错案追究的护身符。 首先,从被告人角度讲,检察机关撤回已经提起的公诉意味着国家对被告人追诉活动的终止,被告人可以避免因审判结果的不确定性而可能对 撤回起诉在法律效力上的有意无意的忽视,严重侵犯被告人的合法权利。 综上所述,对公诉案件的撤回起诉的含义应由全新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解决对犯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30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