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以下三种:1、与用人单位进行协商。2、采用行政解决方法,可向劳动监察部门进行举报。随着讨薪问题日益受到重视,各地劳动局基本都有专门处理该类投诉的 。可知,发放工资的凭据,完全由用人单位掌握和保存。《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六条规定:“发生劳动争议,当事人对自己提出的主张,有责任提供证据。与争议事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5181.html -
了解详情
、延迟送达诉讼文书、延长公告的时间超越合理的限度、无限期地违背当事人的意愿进行调解等都是需要衡量的因素。 在个案中是否对当事人适时审判请求权造成侵害很难 较适合商事纠纷的解决,但须以当事人的合意为前提。对于劳动纠纷,设立了单独的《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对于解决劳资纠纷,协调双方关系,保护劳动者的合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1472.html -
了解详情
种观点则认为,双倍工资中的另一倍工资属于劳动报酬,应当适用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第四款关于劳动报酬的特殊时效规定,关于双倍工资的劳动争议 支付二倍工资的责任)。这样一来,不但无法切实维护劳动者的合法权益,还违背了《劳动合同法》的立法本意。而适用于特殊时效,不但符合法律规定,且有利于维护用工关系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637.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增大歧视受害者维权成本;三是仲裁时效原先仅为60日,直到《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出台后才改为1年,但仍无法与一般民事诉讼的2年 Mich. L. Rev. 2583(1994). [34]《就业促进法》未规定就业歧视应受到劳动监察,正是考虑到这个因素。 [35]典型者如许多将《劳动法》与第11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750.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法规的部分规定增加了农民工诉讼难度。例如,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 缺乏证据支持。石景山法院在走访农民工过程中发现,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造成权利义务没有书面证据予以确认。在发生纠纷后,农民工却认为只要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812.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法规的部分规定增加了农民工诉讼难度。例如,我国《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仲裁时效期间从当事人 缺乏证据支持。石景山法院在走访农民工过程中发现,由于大部分农民工没有与用人单位签订劳动合同,造成权利义务没有书面证据予以确认。在发生纠纷后,农民工却认为只要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786.html -
了解详情
,用人单位违反此义务,则要承担支付二倍工资的法律责任,因此这是一种惩罚。《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第二十七条规定两种时间,一般时效:劳动 号)[②] 《劳动法新论》,翰芦图书出版有限公司,黄越钦,P155-156。[③] 《口头劳动合同的效力研判》,作者董保华,政治与法律 2012 年第 12 期[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16048.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要求转移户口、归还户口页、终止用人单位与人才中心户口保管合同的纠纷是否作为劳动争议案件处理? 劳动者要求转移户口、归还户口页、终止用人单位与人才中心户口保管合同 条第四款的规定;增加一倍的工资属于惩罚性赔偿的部分,不属于劳动报酬,适用《调解仲裁法》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即一年的仲裁时效。 二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7440.html -
了解详情
有无固定办公地点和长期居住地点的证据。 12、仲裁委、法院审理涉及用人单位破产的劳动争议案件时,劳动者起诉要求用人单位履行给付义务的,如何处理? 仲裁委、法院应当告知 条第四款的规定;增加一倍的工资属于惩罚性赔偿的部分,不属于劳动报酬,适用《调解仲裁法》二十七条第一款的规定,即一年的仲裁时效。 “二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1060.html -
了解详情
。通过诉讼方式解决劳资纠纷是最典型的解决方案,案件一旦进入诉讼程序,无论是法庭调解或是判决,需严格遵循诉讼程序的法律规定。 四、劳资纠纷解决体系中的政府 》。1994年通过《劳动法》,标志我国劳动法制进入一个新的历史阶段。2007年《劳动合同法》、《劳动争议调解仲裁法》、《促进就业法》相继出台,强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707.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