证据之上,仅以鉴定结论作为认定案件事实的根据:当鉴定结论与其他证据矛盾时,办案人员通常更加相信鉴定结论;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鉴定结论有矛盾时,办案人员 有权提起再审,而且作为不告不理原则的例外,人民法院也有权提起再审程序。法院和检察院启动再审程序的理由只有一条,即确有错误。这样一条缺乏操作性的笼统规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30.html -
了解详情
的原因而致使律师未获得该信息,侵犯犯罪嫌疑人辩护权的,该程序无效,构成上诉的法定理由。 4.调查取证权与请求证据保全的权利 辩护律师获得足够的证据,既是在 、人民法院收集、调取证据的权利,以及申请人民法院通知证人出庭作证的权利,但这一规定对人民检察院来说并没有实质的约束力,因为许可与否,没有明确的条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73.html -
了解详情
统一,在是否打、打到何种程度犹豫不决。三是现阶段缺乏对办案人员的保护措施,有案件侦办过程中办案人员受到各种类型的恐吓、威胁,导致民警顾虑重重。 (四)打 应尽快明确规定秘密侦查制度,赋予警方、检察院、法院在其职权范围内的特殊权力和行驶权力的特殊程序。四是应完善证人保护制度。[6]打击实践中黑恶势力组织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0450.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必须进行简化。结合《赔偿法》和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相关司法解释的相关规定,[24]所谓简化确认程序是指确认将通过以下两种途径实现:一种是 后予以释放的证明书;(4)不起诉决定书;(5)生效无罪判决书或裁定书;(6)对办案人员刑讯逼供、暴力取证、殴打虐待、违法使用武器警械行为的处理决定;(7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0929.html -
了解详情
《河北法学》2007年第10期。 [26]最高人民检察院监所检察厅厅长陈振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一些办案机关在案件定性方面存在分歧,特别是在一些事实 《1994年刑事审判和公共秩序法》废除了治安法院的预审调查职能,使预审成为真正的公诉审查程序。在美国,大陪审团审查起诉,过去检察官一般都会利用大陪审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9205.html -
了解详情
,遵循特定程序,所做的针对性的测验,所得出的结论具有很高的客观性和科学性。鉴定人员不得违背职业行为规范任意测验,测谎结论提交办案人员之后,办案 严格适用有关司法解释的明确规定,禁止测谎结论作为证据使用。1999年最高人民检察院在《关于CPS多道心理测试鉴定结论能否作为诉讼证据使用问题的批复》中明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78.html -
了解详情
的有关人员解释道:事实是指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进行刑事诉讼,追究犯罪,必须以客观存在的、经过调查属实、有证据证明的事实为根据,而不是靠主观 唯一应当是办案人员在运用证据认定案件事实时根据逻辑和经验规则所达到的。所谓根据逻辑规则,就是要求证明及所得出的结论必须遵循逻辑思维规律。例如,有证人证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031.html -
了解详情
之间的分歧来查明案件事实。另外,对于共同被告人是否应传唤某位证人、准备程序中证据能力之意见、调查证据之顺序及方法,法院通常都不认为共同被告人相互之间构成了敌对 判明每个证据的真伪及其证明力。在这种情形下,为了保证办案质量,承办法官唯一的选择就只能在审前书面审理检察院的全部案卷材料,庭审也就成了对审前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64.html -
了解详情
对案件定罪量刑有重要影响的证据,但它又规定:人民检察院针对具体案件移送起诉时,主要证据的范围由办案人员根据本条规定的范围 和各个证据在具体案件中的实际证明 证人行动极不方便,但控辨双方及法官的行动是方便的,证人不能到庭,到其住所组织一个质证程序还是可行的,而法院为了 减少自己的麻烦却不惜牺牲被告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6256.html -
了解详情
其树立依法取证的意识。现代庭审中的直接言辞原则要求证据调查须以口头方式进行,证人、鉴定人、侦查人员须出庭接受控辩双方的询问与反询问。可见,侦查 的证人、鉴定人和勘验、检查笔录制作人出庭作证。最高人民检察院《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43条规定,公诉人对于搜查、勘验、检查等活动中形成的笔录存在争议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56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