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权提起再审、人民检察院抗诉启动再审?,现行的《民事诉讼法》并无作出明确规定。虽然,该法第182条作出当事人申请再审,应当在判决、裁定发生法律效力后二年内 有损害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的;对纯属当事人之间利益关系的民事案件,一般不属于人民检察院抗诉的范围之内。③对于当事人未行使上诉权而在裁判生效后又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46.html -
了解详情
的救济权不能得到及时落实。有学者认为:既然法律已经规定了当事人直接申请再审的途径,那么法院自身监督和检察院抗诉监督就没有必要了。[5]以上观点需值得商榷, 次不包括人民法院对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审查后用通知书驳回的情形。 第七条:再审案件原则上由作出原生效裁判的上一级法院审理,但上级法院指令下级法院再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5134.html -
了解详情
争议的案件,赋予人民检察院对民事不受限制的广泛抗诉权力,使得人民检察院作为国家利益法律代表人的主体地位变得模糊起来。司法实践中,诸如人民检察院抗诉出庭 检察机关介入民事诉讼并提起民事再审并不违反法理,有其合理性。但是检察机关的抗诉权不能因此而扩大化,也就是说检察机关提起民事再审仅限于涉及国家利益、社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628.html -
了解详情
诉讼程序而影响判决和裁定的正确性,有权根据一定的法律程序提请人民法院予以纠正。 人民检察院的民事案件抗诉应当包括两种情况:一是按照第二审程序的 .中国检察业务教程[M].中国检察出版社,1999.309。 {2}方如初.民事抗诉权质疑和民事检察工作的基本思路[J].法治论丛,1999,(2):3-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7958.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编纂。此种趋势已在司法实践中显现,《人民检察院民事行政抗诉案件办案规则》标志我国民商检察监督法律的统一化业具雏形。但该规则将民商及行政 余件次,2004年办理422万余件次,2005年办理3995244件次。[6]然而由于法律机制的不健全,特别是1991年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对申请再审事由、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5305.html -
了解详情
十七条规定了人民法院提起再审的事由。即:各级人民法院院长对本院已经发生法律效力的判决、裁定,发现确有错误,认为需要再审的,应当提交审判委员会 该案件时有贪污受贿 ,徇私舞弊 ,枉法裁判行为的。第179条规定的当事人申请再审的理由除了“有新的证据 ,足以推翻原判决、裁定的 ”外 ,其余四条和检察院抗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650.html -
了解详情
和法院的定位,法院作为审判机关,在诉讼程序及执行程序中居于主导地位,检察院作为法律监督机关,在诉讼程序及执行程序中处于监督地位,这是由中国的国情决定 法院提出纠正意见、检察建议、纠正通知书等。 比照在审判监督程序中的抗诉案件办案期间,执行监 督案件宜在3个月内审查终结。如果需要刑事调查的,适用刑事诉讼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0603.html -
了解详情
多问题。本文通过考察修正案实施后的再审程序运行状况,分析再审纠错程序设计运行的法律原理,从充分节约并整合有限司法资源的视角出发,主张建立检察机关一元化审理民事 原审法院平级的相关法院审理。第十,完善检察院抗诉后检察人员出庭参加再审案件审理的程序规定,规范再审案件审理方式,规定二次再审之诉启动的限定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303.html -
了解详情
》第186条的规定,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案件,人民法院应当提起再审。因此,人民检察院提起抗诉的事由实际上也是再审的事由。检察院抗诉的事由与当事人的申诉事由 与当事人申诉和检察院抗诉的再审事由一致。 [5]张卫平:《民事再审事由研究》,载《法学研究》2000年第5期。 [6] 见《全国人大法律委员会关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96.html -
了解详情
监督,有时会造成所谓的检法冲突等,因此,检察院抗诉制度虽然一直都在发展,但抗诉案件与法院提再审的案件相比要少得多。当事人申请再审制度也几乎没有 都没有真正解决问题,有的是由于地方保护主义、司法腐败,个别是当事人无理缠讼。由于法律对再审的立案标准没有具体规定,司法部门对申诉管也可以,不管也可以,由于无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57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