版)》2009年第3期。 江必新:《最高人民法院适用民事诉讼法审判监督程序司法解释理解与适用》,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8年第一版。 江苏省南京市中级 析》,《江淮论坛》2005第6期。 孙瑞玺:《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新证据几个问题探讨》,中外民商裁判网。 萍乡市中级人民法院 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187.html -
了解详情
新中国的法院调解 调解,在我国民事诉讼中占有重要地位,被确立为一项基本原则。综观我国民事审判工作从无到有进而一步步健全的历程,可以看出调解始终是和审判制度相伴 调解价值的重新认识 1、对司法改革反复的理解 如何看待司法政策的反复,即对调解从轻视到重视的反复过程?在短短十年的一个周期内,法院调解从热到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359.html -
了解详情
,使得各地法院难以理想地解决行、民交叉案件,本身民事、行政交叉案件就较复杂,而各地法官认识不同,理解不同,适用不同,使得各地法院在处理交叉案件时 程序是保障社会公平和正义的最后一道防线,当事人的诉讼权利只有在司法公正的旗帜下才能实现。确立民事附带行政诉讼和行政附带民事诉讼的基本原则,可以从根本上保护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209.html -
了解详情
外的冲突纳入体制内予以消解。这也就是将公众参与确立为环境法基本原则的重要价值之一[5]。 2、从政治学理论角度分析,公众参与民主思想如影随行。民主意指 管理情况等信息。另外,考虑到公众在进行环境侵权诉讼时举证的困难。公众向人民法院提起环境污染损害赔偿民事诉讼时,环境保护行政主管部门应在污染损害举证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016.html -
了解详情
,自由心证主义在现代各国或地区的民诉立法中已被普遍确立为法官认定事实的基本原则。[1]根据自由心证主义,在民事诉讼中,法官认定作为裁判基础的事实可以 的学理解释并不足以让从事具体民事审判工作的法官深刻理解,逞论将之灵活地运用。不过,最高人民法院于2001年发布的《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第76条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2409.html -
了解详情
的排除范围,损害追诉犯罪和发现真实之公共利益。德国在刑事和民事诉讼中排除非法证据的理由同样是保护个人的人格和自由,德国最高法院曾指出:如果考虑到技术发展,人们 的就是第三、四两种方法,在这两种方法中,笔者倾向于原则上由提出异议者承担的分配方法。其理由在于:首先,由提出者承担会不适当地加重当事人收集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263.html -
了解详情
。 (九) 起源:回家趋势与公理探寻的二重奏 有学者对诚实原则的历史沿革作了较深入的研究,将起历史发展划分为诚信契约和诚信诉讼的古罗马法,从欧洲近代史 笔者找到我国民法学界论述包括诚实信用原则在内的民法基本原则的最早的资料.值得注意的是,其在计划经济时代的民法学并不构成一个普遍性的理论问题,可参周大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9919.html -
了解详情
。 三、内地与香港民商事管辖权冲突解决的基本思路 第一 意思自治原则已为当今国际社会广泛采用。两地的有关民商事诉讼法律制度也都在一定条件,允许当事人协议 学》,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年修订本。 [3]盛永强,《涉外民事诉讼管辖冲突的国际协调》[J],法律出版社,1993(9)。 [4]常怡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436.html -
了解详情
的司法实践来看,难以实现对案外第三人利益的保护。在固守人事诉讼判决对世效力为基本原则的同时,应另辟它路实现对法律地位受到影响的 诉讼法[M].汪一凡,译.台北:五南图书出版公司,1985.207. {3}肖建华.民事诉讼当事人研究[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2.165. {4}李龙.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4297.html -
了解详情
观念与制度设计也应当与时俱进,随之而更新和完善,这既是法律的稳定性与适时性相结合的原则的要求,同样也是程序正义与实体公正的内在要求。 参考文献: [1]谭兵.民事诉讼法学:第1版[M].北京:法律出版社,1997:271-272. [2]樊崇义,等.视听资料研究综述与评价[M].北京:中国人民公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128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