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程序要素,同时也被视为司法审判民主化的一个表征。 5.制约与监督性 制约者,牵制、制衡,约束;监督者,监察、督察、督促。制约与监督表明民事诉讼中 符合科学、中立的要求,其中有一个复杂的价值合成过程。也就是说借助于中介目标进行程序设计时,首先需要对中介目标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保证彼此协调。 综上所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7334.html -
了解详情
对诉讼的迟延、复杂、昂贵怨声载道;三是实践中有许多法官和执业律师为改善民事诉讼程序作了积极的探索。 三、改革成果分析 通过法官积极行使阐明权使当事人不明确的 对当事人作耐心细致的说服工作。为此,调解或者调和在民事诉讼中占了相当的比重,审判也被学者称为调解式审判方式。在具体的审理过程中,裁判者不应当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581.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对实体结果产生了直接的影响,才可以宣告该民事诉讼行为无效。在大多数情况下,下级法院的审判程序违法不会导致上诉法院的自动撤销结果,至多成为上诉 权利进行审查,经过审查后作出相应裁决。二是上级法院对于下级法院当事人提出的程序合法性审查申请进行审查并作出相应裁决的法律行为。具体说来:如果是在案件审理过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35.html -
了解详情
程序研究》,载于《中国社会科学》2001年第3期。 [⑤] 刘兰芳编,《审判工作热点问题透析》,人民法院出版社,1997年版,第416页。 [⑥] 棚濑孝雄 诉讼制度》,《人民法院报》2003年9月15日。 5、章武生:《民事诉讼简易程序研究》,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3年。 6、蒋吉才:《论我国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833.html -
了解详情
陪审团审判制度)没有建立起来,更没有取得令人信服的效果,我们却丢失了非正式的审判程序(如法院调解或法庭专门走访询问证人并制作笔录等),在当事人之间进行沟通以及 当事人实现充分地相互沟通与协作,从而使法官和当事人在事实发现、程序促进等方面共同推进民事诉讼程序的一种模式。(注释5:据考证,协同主义一词,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8.html -
了解详情
。同时,还有必要引进英国民事诉讼规则中的向法院付款的程序,以此鼓励当事人和解并部分转移当事人之间诉讼费用负担的风险。此外,对于因审判人员违反法定 就应当由该当事人自行负担。 2 缺陷与完善 我国现行立法及司法解释关于一审案件诉讼费用负担的规定,总的来说是比较科学的,但如前所述,对于当事人自行负担的情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28.html -
了解详情
一、取得的成效 (一)《规定》的实施进一步强化和体现了诉辩式审判方式的特色。 我国传统的民事诉讼受到刑事诉讼的影响,职权主义色彩很浓。民事 公益事项即涉及国家利益、社会公共利益或他人合法权益的事实和与实体争议无关的程序事项,除此之外法院不能以职权主动调查收集证据。同时规定人民法院调查收集证据,应当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115.html -
了解详情
影响诉讼的公正与效率,危及司法权威。有鉴于此,在当前的民事审判制度改革中,强调诚信原则对民事诉讼法律关系主体的制约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针对性。 其三,诚信原则 。弘文堂,1985.260,256。 〔6〕沈冠伶。论民事诉讼程序中当事人之不知陈述-诉讼促进义务〔J〕。政大法学评论,1997.5。 〔7〕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77.html -
了解详情
和诉讼活动的无序,并进而导致实体上的不公。 3、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弱化了审判监督机制对司法不公的防范作用 对于一个案件而言,判决可能会导致一方当事人因 。笔者认为,应当尽快制订相关规则,以求对调解进行严格的程序规范和重新定位。 三、严格规范民事诉讼中的调解制度,真正落实自愿、合法原则 如前所述,我国现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35.html -
了解详情
为民事审判的最高指导原则。 我国现今的调解主要包括人民调解委员会、某些行政机关以及仲裁组织和人民法院。 首先,我们应当增加调解制度的程序性,调解作为一种诉讼 调解的基础事实清楚,而且越是正式的调解程序听证程序也越严格,甚至在决定性ADR中,整个程序十分接近审判程序,让当事人有机会权衡利益,充分实现各项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1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