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一些涉及国家专门机关职权配置和诉讼参与人权利保障的事项,也直接通过解释作出规定。例如关于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等强制措施的适用期限,刑事诉讼法第58条 事项关系到犯罪嫌疑人、被告人的重要生活权益,如果允许其他机关以立法之外的形式规定刑事诉讼的程序,必然导致刑事司法机关的职权扩张,造成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8866.html -
了解详情
机关的招待所执行,收取一定的费用,有的甚至将监视居住的对象放在行政拘留所、留置室变相羁押。四是违反规定变更强制措施。不少地方的公安机关对已批准 有权向人民法院提出纠正意见。由此可见,刑诉法并未要求出庭的检察人员发现人民法院违反法律规定的诉讼程序只能在法庭休庭后进行监督。但六部委《关于刑事诉讼法实施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637.html -
了解详情
条规定的情形之一的,人民检察院应当作出不起诉决定。对于犯罪情节轻微,依照刑法规定不需要判处刑罚或者免除刑罚的,人民检察院可以作出不起诉决定。 《刑事诉讼法》第一 起诉的考验期的时间与取保候审和监视居住有相似之处,但暂缓起诉并不属于强制措施,在刑事诉讼法中其考验期并没有被规定。 三、对暂缓起诉制度的完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6153.html -
了解详情
辩护人到看守所会见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应经该所所长签字同意方准予会见;某地方检察院规定:律师在审查起诉阶段会见犯罪嫌疑人应在主办检察官讯问犯罪嫌疑人之后,由检察官在律师 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在各自的解释中实际上将该条规定解释为在不同诉讼阶段,各自采取的取积极候审和监视居住最长不得超过12个月和6个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937.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在外国已执行过的刑罚。 [28] 根据意大利现行刑法典第137条和第138条的规定,这个先行羁押既可以是判决执行前的预防性羁押也即在判决变为不可撤销的之前 检察院和公安部的意见后于1984年12月18日作出的《关于依法监视居住期间可否折抵刑期的批复》中规定:依照我国刑法第36条、第39条和第42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612.html -
了解详情
违法行为,因其程序性违法,我们称之为相对的超期羁押。例如,根据刑事诉讼法第124条规定,对犯罪嫌疑人逮捕后羁押期限不得超过2个月。案情复杂,期限届满时不能 案件不能在法定期限内办结需要继续审理的,对被告人可以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第75条规定,公、检、法机关对于被采取强制措施超过法定期限的犯罪嫌疑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589.html -
了解详情
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时,人民检察院、人民法院不派员在场;第二十四条规定:被监视居住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会见其聘请的律师不需要经过批准。 笔者如此浪费笔墨 须经法院许可,并持有法院专用介绍信,才能会见在押被告人;第2点第二条还规定:律师和法院许可的其他辩护人会见在押被告人,看守场所应当给予方便,会见后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961.html -
了解详情
中的一些具体情况。如有的公安机关不严格执行撤案的规定,以不涉嫌犯罪为由对被拘留、监视居住或者取保候审的犯罪嫌疑人不予追究刑事责任。因此,将此种 还有其他犯罪,公安机关应当立案侦查而不立案侦查的。刑事诉讼法第83条明确规定:公安机关或者人民检察院发现犯罪事实或者犯罪嫌疑人,应当按照管辖范围立案侦查。笔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513.html -
了解详情
措施包括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拘留等,以及除强制措施之外的勘验、检查、鉴定、搜查、扣押、划拨、冻结等强制性措施,均缺乏明确规定,使得上述监督内容 的,应当通知原批准的人民检察院。 [9]《人民检察院刑事诉讼规则》第386条规定:人民检察院发现公安机关或者公安人员在侦查或者决定、执行、变更、撤销强制措施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8019.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检察院和公安机关应当通知法律援助机构指派律师为其提供辩护;第264条规定,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没有委托辩护人的,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公安机关应当通知 原理及行为性质是完全一致的,故拘留、逮捕的通知事项应向监视居住的通知规定看齐。 8 查处伪证罪应当在本案定案后 修正草案第187条:经人民法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13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