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要有两方面的制度配合问题需要慎重考虑:一是如何实现与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和社会帮教制度的有效对接。只有把这项衔接工作做好、做扎实,才能使得 寻求制度配合,发挥整体联动的合力。 首先,在司法实践中应当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与社区矫正和社会帮教制度的有效对接机制。可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并且未成年人社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588.html -
了解详情
政策,其中严打政策、两少一宽政策、职务犯罪预防政策、综合治理政策以及犯罪的社区矫正政策较具代表性。 (1)依法从重从快严厉打击刑事犯罪活动的政策,亦即严打 打击到打防并重、综合为治、标本兼治的治安治理思想的转变。 (4)犯罪的社区矫正政策。 这是2003年7月由两高和公安部、司法部共同提出的新的刑事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0266.html -
了解详情
公信力 一是积极参与对特殊人群的帮教工作。特殊人群是社会管理的难点,检察机关在履行法律监督职能中,认真贯彻全国社区矫正工作会议精神,积极探索适应社 区矫正 犯罪的建议,促进社会治安防控体系的建设, 结合办案加强法制宣传,广泛开展进社区、进企业、进学校、进农村送法活动,增强公民法制观念,预防和减少违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5033.html -
了解详情
刑立法无疑是推行行刑社会化制度的法制保证。在我国,行刑体制的现状严重制约着社区刑罚制度的适用力度,而行刑立法的欠缺则使得整个刑罚执行活动缺乏统一性、规范性、 权力的重新配置,需要长期不懈的努力。当前可以先着手做好《监狱法》的修订和《社区矫正法》的制定工作,前者解决监禁刑的执行问题,后者则解决非监禁刑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65.html -
了解详情
分别签订《司法行政部门合作框架协议》及律师、公证、普法、调解、安置帮教、社区矫正、法律援助、司法鉴定、法律服务业发展等业务合作子协议,建立司法行政 对象有违法犯罪倾向和有为社会做出积极贡献情况的,及时告知对方。 3.建立社区矫正联合监管机制。各市司法行政部门可以在与当地法院、检察院建立衔接配合机制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200.html -
了解详情
、家庭对有轻微不法行为或者不良行为的少年实行社区矫正。社区矫正的内容包括:未成年人必须进行一定时间的社区服务,接受社区组织的针对未成年人的法制教育和品德教育。 2.对被指控犯罪的未成年人在审前,采取取保候审、监视居住或者委托社区组织、教育机构监管,不予关押。犯罪情节严重必须拘留、逮捕的,应当得到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5380.html -
了解详情
概言之,主要有两方面的制度问题需要慎重考虑: 一是如何实现与未成年犯的社区矫正和社会帮教制度有效对接。只有把这项衔接工作做好、做扎实,才能使社区 )寻求制度配合,发挥整体联动效应。 首先,在司法实践当中应当积极探索未成年人前科消灭制度与社区矫正和社会帮教制度有效对接机制。可在积累了一定经验并且未成年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4932.html -
了解详情
少年犯必须强制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主观恶性强的应当由政府或当地司法机关集中教育矫正,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犯确有认罪表现的,可允许 辱骂殴打未成年犯的情况发生。将未成年的刑罚体系立法化,包括刑罚执行场所和社区矫正管理人员的监督问题,将未成年刑罚体系化、法制化。切实可行的贯彻教育为主、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4336.html -
了解详情
少年犯必须强制其进行心理疏导,对于主观恶性强的应当由政府或当地司法机关集中教育矫正,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犯确有认罪表现的,可允许 辱骂殴打未成年犯的情况发生。将未成年的刑罚体系立法化,包括刑罚执行场所和社区矫正管理人员的监督问题,将未成年刑罚体系化、法制化。切实可行的贯彻教育为主、刑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22967.html -
了解详情
,争取可以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进行从轻减轻的处罚。 4、拓展辩护人在执行阶段的社区矫正、教育等工作。辩护人以往刑事法律援助的重点,往往集中于案件的侦查、 ,法律援助中心对此应当预防在前,加强未成年人和外来人员的普法工作,及时送法进社区、进学校,进行普法结对。做好定期法律宣传,通过法律志愿者不断广泛发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6594.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