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为不成立或无效而生之损失,又称消极利益之损害。[29]它是缔约过失责任制度的保护对象。缔约过失行为造成的信赖利益的损失,是指缔约一方由于相信 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 第606页。 [17] 王利明著:《违约责任论》,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6年版,第615页。 [18] 参见佟柔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96969.html -
了解详情
立法上相应完善根本违约制度,便于合同当事人交易时认识把握,便于法律、仲裁机关处理合同纠纷。因此,笔者不妨建议在《合同法》第七章违约责任部分第108条 研究 [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1997.183. [5] 韩世远.根本违约论 [J].吉林大学社会科学学报,1999.(4):35. 作者:杜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75105.html -
了解详情
的分类可以进行如下分析: (1)合同 我国《合同法》对合同违约责任采以无过错为主的严格赔偿责任,这一立法取向与现代私法在商事法中普遍确立和使用 缺乏生命力。从西方国家看,董事及高级管理者责任保险所以出现,是因为健全的民事责任制度下公司经营者承担的的不确定性责任加大,其责任之大足以使市场出现分散这些责任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60.html -
了解详情
赔偿可以促使企业提高产品质量,遏制并制裁企业侵害消费者的不法行为。 设立惩罚性赔偿制度的首要目的是为了惩罚与预防,即惩罚侵权行为人,使其在侵权行为中无利可图 而事实上, 消费者的损失远不止产品本身的损失,仅追究三菱公司合同上的违约责任显然无法使消费者财产及人身上的损害得到充分补救。这样的解决方式其实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2367.html -
了解详情
经济合同法与涉外经济合同法中有不同的规定。经济合同法认为,违约金应起到威慑合同违约的作用,因此违约金的作用应是惩罚性,赔偿性仅居第二。(见经济合同法 合同法认为违约金具有惩罚性作用的观点明显带有国家意志向合同违约责任制度渗透的倾向。因此说,新合同法在违约责任制度中,充分体现了合同自由。 7、当事人自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406.html -
了解详情
于合同订立中及合同因不成立、无效或被撤销的情况;违约责任是我国《合同法》中一项重要的制度,是指合同当事人一方不履行合同义务或履行合同义务不符合 规定还是比较抽象、简单,内容不是很完善,操作性较差。建立完善的缔约过失责任,一方面有利于保护当事人的利益,有利于促进交易的完成,维护交易的安全;另一方面能促使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173.html -
了解详情
原论》,商务印书馆出版,1994年版,349页)。 一般认为,善意取得制度起源于日耳曼法中的以手护手原则(Hand muss Hand washren)。根据这一原则 责任向出让人主张违约责任。出让人也可向前手追索。这种模式的优点在于,一方面真正体现了对所有人的保护,既然赃物不适用善意取得制度,其主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143.html -
了解详情
保护相对方的利益,我认为应结合过错推定原则一起适用。 关键词 离婚 损害赔偿 侵权责任 过错方 过错推定 2001年4月28日,全国人大常委会第21次会议通过并 的意义。相较之契约说,婚姻的制度说更能反映婚姻的本质属性,因而将离婚损害赔偿视为侵权责任较之视其为违约责任也更合理。[4]既然离婚损害赔偿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30.html -
了解详情
了许多保障债权实现的措施,例如债的保全制度违约责任制度等等。但是对债权关系最为有力的保障制度就是债权担保制度。尽管在20世纪90年代初我国出现信用 ,告知被执行人及其共同生活的家庭成员不得从事的消费行为,以及违反规定应承担的法律责任。如果被执行人是单位,应向单位的法定代表人、主要负责人发出须知,限制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123.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造成对方当事人信赖利益的损失时,依法应当承担的民事赔偿责任。缔约过失责任制度是民事责任制度中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1861年德国法学家耶林提出缔约过失责任 成立的合同或不存在的合同作为缔约过失的基础,实际上是混淆了缔约过失责任与违约责任的不同。对于法律规定说和诚实信用原则说,学界观点不一,亦有学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2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