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发《工资支付暂行规定》的通知劳部发〔1994〕489号 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及计划单列市劳动(劳动人事)厅(局),国务院有关部委、直属机构劳动人事 。 第十九条 劳动者与用人单位因工资支付发生劳动争议的,当事人可依法向劳动争议仲裁机关申请仲裁。对仲裁裁决不服的,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第二十条 本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3090.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参加了工伤保险,在工作期间发生交通事故伤亡,新单位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局形成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民法和劳动法分属不同的部门法,雇佣 的,可通过民事诉讼处理;与聘用单位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争议的,可通过人事或劳动争议仲裁渠道解决”的规定,离退休人员与企业之间签订的聘用合同,符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6717.html -
了解详情
登记参加了工伤保险,在工作期间发生交通事故伤亡,新单位向劳动局提出工伤认定申请。 劳动局形成不同意见。一种意见认为,我国民法和劳动法分属不同的部门法,雇佣 的,可通过民事诉讼处理;与聘用单位之间因履行聘用合同发生争议的,可通过人事或劳动争议仲裁渠道解决”的规定,离退休人员与企业之间签订的聘用合同,符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2369.html -
了解详情
,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补缴本息。逾期仍不补缴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职工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对住房公积金案件作民事案件予以 给职工开立账户的行为不是一种实体福利行为,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的范筹,故不能作劳动争议案件受理,民法案由中也无与此相近的案由。 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8485.html -
了解详情
,由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责令限期补缴本息。逾期仍不补缴的,住房公积金管理中心可以依法申请人民法院强制执行,职工也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因此,对住房公积金案件作民事案件予以 给职工开立账户的行为不是一种实体福利行为,不属于劳动争议仲裁的范筹,故不能作劳动争议案件受理,民法案由中也无与此相近的案由。 第三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0945.html -
了解详情
可以认定该证据是真实的。“高度盖然性”是判断证据真实性的最低标准。例如,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审结的一起劳动争议案。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的若干规定》 笔录和文本等可作为佐证电子证据真实性的证据。在必要的时候,应及时申请人民法院或公证机关对电子证据进行保全。例如,在上海市第一中级法院审结的一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3789.html -
了解详情
接受用人单位的管理,遵守其规章制度,从事用人单位分配的工作和服从用人单位的人事安排等。反映的是一种稳定、持续的生产资料、劳动者与劳动对象相结合的关系 不同 14. 因劳动关系发生的争议,必须先经过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的仲裁,劳动仲裁是民事诉讼的前置程序,未经仲裁不得诉讼。劳动争议申请仲裁的时效期间为一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653057.html -
了解详情
核后限期信息咨询公司整改。2004 年4 月初,蔡某等人向区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但仲裁庭以双方是委托代理关系而不是劳动关系为由,没有支持他们的 诉讼。2005 年6 月8 日,法院终于作出了一审判决。 法院认为:信息咨询公司人事干部单某在向监察大队作的调查中明确反映原告是被告的员工,在招聘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51013.html -
了解详情
病)已满,单位不安排上岗等情况,然而无论哪种情况,两不找人员与单位没有终止劳动人事关系,所以说它是一种不规范的劳动关系。二、两不找现象危害由于两不找现 的。口头上的两不找无凭无据,文字协议两不找,与劳动法律法规相悖,一旦诉讼到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也很难得到支持。三、两不找现象的处理由于两不找是不规范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781.html -
了解详情
劳动者和用人单位进行协商,如果协商不成,在劳动争议发生之日起60日内向劳动争议仲裁委员会申请仲裁。 对于仲裁裁决不服的可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劳动者严格 我国执法监督机制不完善,使得企业有机可乘。因此,政府应当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人事、劳动等主管部门要切实担当起监管的职责,制定具体可行的操作计划,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60866.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