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条第二款规定对于被害人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该司法解释明确将精神损害排除在刑事法律调整范围之外。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 三十六条第一款修改表述为由于犯罪行为而使被害人遭受经济损失或者精神损害的,对犯罪分子除依法给予刑事处罚外,并应根据情况判处赔偿经济损失或者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0029.html -
了解详情
的工具性价值相一致的[3]。民事诉讼目的设定的差异又将影响诉讼费用的征收范围与负担原则。将民事诉讼的价值目标定位于保障实体法实现的工具,以实现实体的 带来的是对法律秩序价值的破坏,国家设立民事诉讼的根本目的被背离了。 因而其他诉讼费用同样应由立法机关明确规定收费涉及的内容,取消最高人民法院对此项内容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953.html -
了解详情
因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失而提起附带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①。最高人民法院的司法解释之所以将精神损害赔偿排除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范围之外,主要是考虑到:刑事诉讼法 诉讼附带于国家追究、惩罚犯罪之下,便注定了被害人权益不可能得到重视。被害人的地位虽然在刑事和解中得到较大提升,但由于两大目标互相制约,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460.html -
了解详情
的积极效果是一事不再理所不具有的,而一事不再理的诉讼系属效力也是既判力制度所不能包容的。一事不再理在客观上的 专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87-188. [18]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第一庭.民事诉讼证据司法结实的理解和适用[M].北京:中国法制出版社,2000:87. [19]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448.html -
了解详情
、答辩和和辩论不能视为自愿履行。[5] 2、释明权行使的范围 关于释明权的范围,根据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民事诉讼证据若干规定》(以下简称《证据规则》)之规定,法官的 、释明权的行使时机 释明权存在于以下阶段(1)起诉与受理阶段;(2)审前准备阶段;(3)开庭审理阶段;(4)二审阶段;(5)再审阶段。每个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707.html -
了解详情
的考察与研究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 二、我国民事诉讼一审与上诉审的运行现状及弊端 在新世纪到来之际,肖扬院长代表最高人民法院指出,公正与效率是人民法院 》第298条第1款就明确规定,在第一审所为的诉讼行为,在控诉审也有效。其次,应当明确口头辩论的范围。一般来说,口头辩论仅在当事人请求诉讼变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2227.html -
了解详情
确定的终局裁判即有创制法律规则的功能,科学地对待生效裁判被置于突出的地位。而我国民事再审制度沿袭前苏联民事诉讼的模式,将发现真实进而维护当事人权益作为 以三个月为宜。 6) 应将当事人提起再审之权利统一确立为再审之诉权人民法院受理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后,需要调卷书面审查,询问当事人或者举行听证和证据交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71.html -
了解详情
即简便易行,它体现了我国民事诉讼的两便精神(即便利当事人诉讼和便利人民法院办案)和诉讼经济原则,具有其独特的意义,从世界范围来看,简化诉讼程序,减轻当事人的 为标准。 一是以诉讼的金额或价额为标准,美国的小额诉讼法庭受理金钱请求案件,具体金额标准不同的州有不同的规定,最低的是亚利桑那州和波多黎各地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407.html -
了解详情
传统的利害关系当事人说,[7]若以此说推论,检察机关是不具备提起民事诉讼的主体资格的。最高人民法院副院长苏泽林曾撰文指出:近年来出现了作为国家法律监督机关的 的性质所致,是所提起的案件的公益性所决定的。进言之,如果我国《民事诉讼法》修改时对于提起公益诉讼的范围和主体有更宽泛的规定,即确定允许其他机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380.html -
了解详情
的民事诉讼,也不是民事诉讼的启动程序,所以,检察院在再审程序中不能代表任何一方当事人参加法庭调查,更不能替代人民法院行使进行法庭调查的权利,因此,检察院对 ,应以三个月为宜。 6、对当事人申请再审应收取必要的再审审查费用。因为人民法院受理当事人的再审申请后,需要调卷书面审查,询问当事人或举行听证和证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0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