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作为善意当事人是知道或应当知道的即可。 (2)信赖利益是已实际损失的可得利益。即要求损失业已发生,故信赖利益的保护具有补偿性特点,以补偿或 当事人的更换,但是我认为应当允许更换当事人,这样有利于提高诉讼效率,也符合经济诉讼原则。否则,原告将不得不在撤诉后或败诉后再另行起诉。如此一来,一个纠纷可能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1735.html -
了解详情
问题。对此,笔者认为,只有符合以下三个条件,制造商才能诉诸信赖原则的保护,免除自己对其他分工者产品品质的监督义务:第一,原料供应商等其他分工者,必须是经 醒目的方式进行标注,特别是对消费者的健康有直接影响的药品的副作用,下面这种常见的告知形式不能认为符合刑法规范的要求,即便是向消费者发出了有危险的警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411.html -
了解详情
法上在契约以不能之给付为标的而无效时,买受人若善意无过失,为保护交易安全,于特殊情形下,承认买主得基于买主诉权,以诚意诉讼,向买主请求赔偿因 采取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否则无权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否定观点认为,减损原则区分的关键在于可避免与不可避免的损失,而信赖损害系业已发生的损失,无法避免,故不受制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7763.html -
了解详情
就在于准确地提供不动产上私法关系的信息,而在先原则有助于实现这一任务。在先原则的法政策目的是:通过要求权利被涉及者的权利必须已经登记,不仅能够保证 登记,那么第三人就可以依据登记簿公信力而取得相应的物权。[19]简言之,在不动产登记簿的公信力中,信赖保护的思想已经被强烈地形式化和客观化了。[20]不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717.html -
了解详情
忽视。对此,传统理论在两个层面上存有错误。一是在不同归责原则的各自领域之内,无视归责性程度对责任的精细影响。过错责任中,过错程度仅在非常有限的空间内,影响责任 更高一些,在本人归责性较低时,会倾向于仅课以赔偿信赖利益之责任。而商法中对归责性程度的要求有所降低,学者指出,商法中,以可归责于自己的方式引起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5361.html -
了解详情
教授也主张应当根据种种事案,详细研究其具体适用 。([日]大塚仁.犯罪论的基本问题[M].冯军译.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3.237 ~241)笔者认为, 原则,强调规则意识;同时要重视法益保护,这就要求以社会相当性观念限制信赖原则的适用,确保信赖原则的适用具有社会相当性。【参考文献】 [1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0707.html -
了解详情
法上在契约以不能之给付为标的而无效时,买受人若善意无过失,为保护交易安全,于特殊情形下,承认买主得基于买主诉权,以诚意诉讼,向买主请求赔偿因 采取措施防止损害扩大,否则无权就扩大的损失要求赔偿。否定观点认为,减损原则区分的关键在于可避免与不可避免的损失,而信赖损害系业已发生的损失,无法避免,故不受制于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3935.html -
了解详情
义务,才导致了不同于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缔约过失责任。3、缔约过失责任保护的是一种信赖利益。根据无损失、无责任原则,缔约过失责任也须有损失,但这种损失 有一定的相互制约。因此,不能认定双方必须尽诚实信用的先合同义务,而从排除了产生缔约过失责任的时间上的要求。只有一方向另一方发出要约,另一方也作出接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302.html -
了解详情
能得到承认,显然不利于交易之迅捷与稳定。因此,通过确立登记之公信力以保护当事人之合理信赖应为必要。然当前我国登记制度尚不完善,并且登记公信力之采行还需要相关 我们必须注意发挥民法中这一体现伦理道德要求的原则的作用,以促进经济的发展。如果说人们在熟人社会里更容易形成一种信赖的基础,那么在我国由熟人社会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074.html -
了解详情
(二)信赖是附随义务和缔约过失责任产生的理论基础信赖在合同法中,常常以诚实信用原则的面貌出现。它要求当事人应当恪守诚信,诚实不欺,在不损害他人利益和社会利益 因此而承担的首要义务,系于缔约时应尽必要的注意。法律所保护的,并非仅是一个业已存在的契约关系,正在发生的契约关系亦包括在内,否则,契约交易将暴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8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