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证检察人员秉公执法,摆脱面子关、人情关的束缚,公正客观地监督减刑、假释案件的稳步推进。应当坚持驻监检察人员定期轮岗制度,规定在同一派驻检察室连续工作五年以上 侦查发现,自1993年以来,该监狱先后为7565名罪犯办理了减刑、假释、保外就医,其中有问题的有206名。在此过程中,有多达46名监管人员和6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1706.html -
了解详情
》、《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以及》以及最高人民法院出台的《关于审理未成年人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都明确规定对未成年人犯罪案件应坚持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种类和适用范围;适当扩大缓刑的适用范围;放宽减刑和假释的条件;对于少年犯的累犯应该区别对待;增加消除少年犯刑事污点的规定等相关制度。其次,制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8416.html -
了解详情
未成年人,也应当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犯罪人,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 21、对于老年人犯罪 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43、对减刑、假释案件,要采取开庭审理与书面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职务犯罪案件,尤其是原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罪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5971.html -
了解详情
未成年人,也应当依照刑法第十七条第三款的规定予以从轻或者减轻处罚。对于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未成年犯罪人,一般不判处无期徒刑。 21、对于老年人犯罪 确保此项工作顺利开展,取得实效。 43、对减刑、假释案件,要采取开庭审理与书面审理相结合的方式。对于职务犯罪案件,尤其是原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罪犯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1197.html -
了解详情
期满后者,于确定后六月以内撤销之,则受刑人将长期处于是否撤销之不确定状态,盖案件非可归责于受刑人延滞,亦可能一再发回重审,致使诉讼程序迟迟未能终结 其他依法拘束人身自由之期间,不在此限。 (二)评述 对于假释的效力,台湾地区刑法的规定为:假释期间届满未经撤销假释者,余刑以已执行论。这与当今世界各国的专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5568.html -
了解详情
制定假释和社区矫正专门立法,成立国家假释委员会负责审批假释案件,逐级设立专门的社区矫正机构管理罪犯,并广泛吸引非政府组织参与社区矫正工作。[22]由此可见,加拿大确有可供 ,社区矫正制度已有百年历史,有一套比较成熟的矫正制度立法,对上述问题都在法律上做了明确的规定。因此,在过去10年试点地区积累经验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9939.html -
了解详情
了继承与改造。1979年刑法,特别是1997年修改后的刑法,对假释作了较全面、系统的规定。可时至今日,假释恩惠说仍左右我国刑法理论与实践。 首先,虽有 。 [8]柳忠卫:《假释本质研究兼论假释权的性质与归属》,《中国法学》2004年第5期;马长生:《国际公约与刑法若干问题研究》,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66913.html -
了解详情
今后的道路便会越走越窄。现在,对有希望用保护观察来解决问题的人,以若干的不安为理由而不给其假释的机会的话,便会使其陷入易于再犯的境地,结果 犯处罚原则。例如,1998年3月17日起施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6条第3款规定:盗窃达到数额较大或者数额巨大的起点,并且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469.html -
了解详情
、假释案件时听取多方面意见,使减刑、假释裁定最大程度地接近正义。因此,《意见》对减刑、假释的程序公正机制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面临案多人少的 间隔时间偏短、减刑频率偏快、假释比例偏高等问题,《意见》要求对于职务犯罪案件,尤其是原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罪犯的减刑、假释案件,要一律开庭审理。对于故意杀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390.html -
了解详情
、假释案件时听取多方面意见,使减刑、假释裁定最大程度地接近正义。因此,《意见》对减刑、假释的程序公正机制作了明确的规定。但是,由于面临案多人少的 间隔时间偏短、减刑频率偏快、假释比例偏高等问题,《意见》要求对于职务犯罪案件,尤其是原为县处级以上领导干部罪犯的减刑、假释案件,要一律开庭审理。对于故意杀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449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