活动,刑事判决只是一纸空文。[24] 1。2。2 酌量减轻与酌定情节 我国刑法理论通说以刑法是否有明文规定为标准,将量刑情节分为法定情节和酌定情节。一般 并根据最高人民法院1997年10月29日《关于办理减刑、假释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规定》对办理假释案件的特殊情况的理解,认为刑法第六十三条规定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941.html -
了解详情
逐出刑法);⑴也有学者认为犯罪客体是巨大而空洞的价值符号。⑵上述观点在中国刑法界颇有代表性,相同或相似看法者甚多,大有推倒通说体系之强劲势头 即犯罪概念的理论预设中解决。 ⒀按最高人民法院2001年5月15日发布的《关于审理非法制造、买卖、运输枪支、弹药、爆炸物等刑事案件具体运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84.html -
了解详情
的行为既构成破坏易燃易爆设备罪,又构成盗窃罪等其他犯罪,无需司法解释,法官也会按照刑法理论中的想象竞合犯,选择重罪处罚。 而有些司法解释不是对刑法的 的怪圈。 例如,1998年4月17日最高法院《关于处理自首和立功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第2条规定:被采取强制措施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和已宣判的罪犯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2756.html -
了解详情
的责任感和理解力就与我们会有这么大的区别?李海东先生深刻地指出,今天的中国刑法理论本质上还处在我们上一代刑法学者们的认识框架中。[8](第2-3页)这些 的目的。早在先秦时代,一些思想家就认识到概念与现实的距离。给予语言问题最细密思考的是庄子。我国学者认为庄子的思考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第一,抽象的概念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1026.html -
了解详情
站在消费者权益和社会公益事业保护的角度,另一方面是站在严格的刑法理论角度进行了深入细致的分析和思考,并最终得出出罪的结论。笔者也十分认同学术界的 没有规定。只有最高人民法院在2005年6月8日颁行的《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抢劫、抢夺刑事案件适用法律若干问题的意见》中有所提及:行为人冒充治安联防队员抓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1779.html -
了解详情
人民法院于2002年11月4日颁布的《关于审理偷税抗税刑事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在解释《刑法》第206条规定的抗税行为情节严重时,先列举 应然主体,载赵秉志、张军主编:《中国刑法学年会文集(第一卷) 》,中国人民公安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603页。 ⒄ [意]菲利著:《犯罪社会学》,郭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8753.html -
了解详情
地区的刑法理论大多将法条竞合放在竞合论里面研究。竞合论包括想象竞合、实质竞合、法条竞合三类情况。竞合论要解决的问题 学总论[M].武汉大学出版社 2002,第769页.[81] (台)张灏.中国刑法理论及实用.台湾:三民书局 1980,第293页.[82] 刘明祥.法条竞合的范围和适用原则[J].检察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667.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第三章简要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在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除了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的语言功底相对来说比较深厚,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时间又比较充裕,可以对法治较发达国家的量刑经验进行总结,并介绍给我国司法界,使理论研究成为我国法院学习借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4405.html -
了解详情
。刑法第三章简要规定判处罚金应当根据犯罪情节决定罚金数额,在第五章侵犯财产罪中,除了1998年最高人民法院《关于审理盗窃案件具体应用法律若干问题的解释 的语言功底相对来说比较深厚,进行思考和研究的时间又比较充裕,可以对法治较发达国家的量刑经验进行总结,并介绍给我国司法界,使理论研究成为我国法院学习借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7615.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规范对生态社会关系进行调整。见王树义:《关于中国环境立法进一步发展的若干思考》,载1999年中国环境资源法学研讨会交流论文,第7页。著名环境法学家陈 、汪劲著:《中国环境与自然环境立法若干问题研究》,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第9页。 [34] 李步云主编:《中国立法的基本理论和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512.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