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些证明原告个人道德品质、生活作风问题的证据材料,包括党组织处分原告的材料。在案件审理中,法院没有采信和认定。 中国国际贸易中心诉吴祖光名誉权纠纷案 1. 的名誉权侵害与否关系不大,但是对于我们的司法工作关系极大的问题,这就是对刑事案件的受害人、证人等的保护问题。在本案中,受害人作为一个积极的公民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735.html -
了解详情
的劳动仲裁委员会仲裁,不服的在法定期间内才可以到人民法院起诉,劳动仲裁是前置程序;但劳务合同纠纷出现后,双方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直接诉讼到人民法院。 其实质也是一种意外事件。 五、关于举证责任的分配问题 在农民工劳务合同纠纷案件审理中,常常会遇到农民工空手讨薪的情况,即缺乏欠条的情况,如案例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7182.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不一致,适用两种诉讼程序得出的结果不一样,使得部门法之间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不协调、不统一、不和谐。从法理 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害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理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上述司法解释,一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5111.html -
了解详情
,而破案率不到50%,即每年有100多万被害人因为案件未审理终结而得不到任何补偿。有些已审结的刑事案件,法院虽判决犯罪分子对被害人进行赔偿,但因其没有 经验,在中级以上人民法院设立专门的国家补偿委员会,由3到7名法官组成。具体程序可包括申请人提出申请、补偿委员会审查、裁定。申请人如不服裁定的,可在10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93983.html -
了解详情
实践中寻求解决社会纠纷的对策与机制的重要性日益显现,这就要求我们在刑事案件审理过程中,不但要重视事实的认定与 法律的适用,还要同样重视纠纷解决的 刑事被害人国家补偿制度的试点,考察资金来源、机构设置、程序设计等方面的可行性,以期把国家补偿制度推广到所有因犯 罪行为给被害人造成损失、被害人穷尽司法手段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8708.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不一致,适用两种诉讼程序得出的结果不一样,使得部门法之间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不协调、不统一、不和谐。从法理 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害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理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上述司法解释,一方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572.html -
了解详情
,刑事法律与民事法律规定的赔偿范围不一致,适用两种诉讼程序得出的结果不一样,使得部门法之间在精神损害赔偿方面的不协调、不统一、不和谐。从法理上 案件被害人由于被告人的犯罪行为遭受精神损害提起的附带民事诉讼或者在该刑事案件审理后,被害人另行提起精神损害赔偿的民事诉讼的,人民法院不予受理。”上述司法解释,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8194.html -
了解详情
证据与案件事实存在矛盾,就说明其中有不实证据,不能据此对案件事实做出结论。在刑事案件审理中,控辩双方往往找一些有利于自己的证据举示,无论是控方证据 等不同的提法。非法证据和违法证据指向的是不符合合法的来源和形式或者违反诉讼程序取得的证据资料。包括内容不合法、形式不合法、收集主体不合法、收集程序或方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6639.html -
了解详情
高于英美法系国家,这与两者使用迥异的诉讼模式(当事人主义与职权主义)以及庭前程序的完备与否(大陆法系国家一般较严密、完备,而英美法系国家则相反) 不无关系。 公诉方必须有足够的证据使有罪判决成为可能时才能提起公诉。 四、我国刑事案件公诉证明标准的重构 从上述分析可以看出,现行立法对提起公诉的证明准定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5836.html -
了解详情
济刑事政策的执行标准,笔者对2004年至2006年佳木斯两级法院审理的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进行了调查研究,发现以往在执行宽严相济标准中出现的问题和不足,同时 可以使被害人的经济损失得到及时的补偿,也可以对被告人的刑事部分从轻判处,同时还可以避免案件进入强制执行程序,减轻当事人诉累,从而达到当事人息诉服判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252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