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50%左右,这样我国每年有大约200万左右的被害人根本不可能从罪犯那里获得赔偿;即使那些已经侦破并进入诉讼程序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也可能被无罪释放;最后 的机会。其次,我国的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十分狭窄,只要求罪犯对被害人的物质损失进行赔偿,而被害人所提出的精神损害赔偿请求,则得不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777108.html -
了解详情
限于因犯罪行为所遭受的直接物质损失,精神损害和间接物质损失都不属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赔偿范围,法院判决的赔偿额度往往偏低,与被害人的实际损失 自身的因素,并不意味着被告人的人身危险性减小。 注释: [1]樊宗义主编《刑事诉讼法学》,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12年版, 第65页 [2]马克昌主编《犯罪通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1215.html -
了解详情
和判决。对涉外、重大、疑难、复杂的案件,未成年人系犯罪团伙主犯的案件,刑事附带民事诉讼案件,分案后不利于审理的,也可以不分案起诉,但应对未成年人采取 维护、服务等合同纠纷;(八)铁路行车事故及其他铁路运营事故造成的人身、财产损害赔偿纠纷;(九)违反铁路安全保护法律、法规,造成铁路线路、机车车辆、安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76761.html -
了解详情
的农村居民,应视为城镇居民,其人身损害赔偿按照城镇居民的标准对待已经成为共识,只是各地的语言表达略有差异,基本精神是一致的。 (1) 云南省公安厅早在 主要责任。因涉嫌交通肇事罪,死者亲属提起了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笔者作为附带民事诉讼原告的代理人,参加了法庭审理。在赔偿问题上,争议的焦点集中在农村标准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10748.html -
了解详情
受到损害,不能认系侵权行为,税捐机关不得提起附带民事诉讼,依侵权行为法则,请求损害赔偿。[8] 公法上权利的主体是公民或者称为行政相对人,公法上的 [4]参见陈现杰:人格权司法保护的重大进步和发展《最高人民法院关于确定民事侵权精神损害赔偿责任若干问题的解释》的理解与适用,《人民法院报》2001年3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85071.html -
了解详情
而消除,甚至采取极端手段寻求情感平衡,这种极端手段往往就是新的犯罪行为。 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由于有加害人与受害人的直接对话,双方的情绪对立通过这一机制可以得到 水平和实现可以预见的收益水平。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裁判中,受害人关于精神损害和间接损失的赔偿请求是明确不被支持的。在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9676.html -
了解详情
都有资格提起不作为请求或损害赔偿请求[11]。当然,除了提起公益诉讼外,政府机关还可通过否认法律规定的许可、过度征税、执行刑事手段实现法律的目标。 在我国 民事诉讼。肯定了检察院作为民事诉讼原告的资格,但局限于刑事附带民事诉讼。各地人民检察院依据《民诉法》规定的精神,单独提起了不少民事公诉案件,而最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93.html -
了解详情
执行110出警命令的职务行为。受害人家属有权提起行政诉讼,这与受害人家属提起刑事附带民事诉讼获得赔偿并不矛盾。故判决确认原周口市公安局沙南分局民警冷飞、李立 公民的权利救济得到进一步的保障。此外,此次《国家赔偿法》的修改明确了精神损害赔偿,使得相对人的所获得赔偿更全面,修改后的国家赔偿法规定,致人精神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8495.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自诉人要求补充诉讼请求或者明确表示放弃权利的,均应当准许。 诉讼请求不充分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部分,主要有两个方面:一是量上的不充分。比如,在故意伤害 处。除去不当的释明主要有:第一,诉讼请求不适当。例如自诉人在附带民事诉讼中提出精神损害赔偿,显无胜诉可能,法官可以行使释明权令其除去。第二,当事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41.html -
了解详情
而消除,甚至采取极端手段寻求情感平衡,这种极端手段往往就是新的犯罪行为。 实行刑事和解制度,由于有加害人与受害人的直接对话,双方的情绪对立通过这一机制可以得到 水平和实现可以预见的收益水平。当前比较突出的问题是,在刑事附带民事诉讼的裁判中,受害人关于精神损害和间接损失的赔偿请求是明确不被支持的。在刑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660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