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并不能保证必定胜诉。行政行为是否违法,需要法院进一步审理才能明确。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只能是解决提起诉讼的程序问题。 对于行政案件受案范围的审查, 行为能力,由其近亲属或者其他利害关系人向该公民住所地基层人民法院提出。在行政诉讼中,参照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0190.html -
了解详情
会让司法公正更加高效,有助于从整体上改进司法的正义,提升公正的品味。 行政诉讼的简易程序虽然能够缩短办案期限,简化诉讼程序进而方便当事人权利的保护,但试 行政诉讼有了巨大发展,行政审判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行政诉讼在部分经济发达地区如东南沿海的基层法院因案多人少无法及时满足当事人对行政审判的需求,无法满足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8843.html -
了解详情
分析 1、抽象性行政行为 行政行为被划分为具体行政行为与抽象行政行为,对我国行政诉讼实践产生了巨大的影响。我国行政诉讼法规定,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认为行政机关 ,一个行政行为,有时很难判断是具体的还是抽象的。如果说,这种区分在行政诉讼理论研究上还有一定意义的话,把它引入立法实践领域,作为一个行政行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604.html -
了解详情
必经程序。 3、以当事人自由选择为原则的法国、日本模式 法国和日本在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程序衔接关系上所奉行的是另外一种独具特色的模式,即以当事人自由 ,这不利于法律的统一适用。我国共有110 多部单行法律法规规定了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的衔接关系。由于不同时期对于复议与诉讼关系的理解不一,加之立法主体不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06594.html -
了解详情
关系不仅仅指法律上的利害关系,还包括事实上的利害关系。最高人民法院司法解释在意图将行政诉讼第三人赋予原告资格的同时,却将利害关系限定为法律上利害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0年版,第142页。 〔9〕参见高新华《我国行政诉讼原告资格制度发展的社会背景及其得失评价以最高人民法院2000年有关司法解释为对象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8403.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附带民事诉讼。但必须指出的是,如果当事人对行政机关的行政裁决不服提起行政诉讼仅要求人民法院撤销行政裁决而未同时要求人民法院重新确认民事法律关系,应为单纯的 审理案件时要审查有关行为的合法性和合理性,且受当事人诉讼请求的限制;而在行政诉讼中,法院仅仅审查具体行政行为的合法性,而不审查其合理性,且审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742.html -
了解详情
规定向人民法院请求保护民事权利的诉讼时效期间一般为2年。 7、审理程序不同。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只能适用普通程序审理,而不能由法官独 民事诉讼。而作为预售商品房的预售人对房地产管理部门的抵押登记行为不服提起行政诉讼,从而出现行政争议与民事争议的交织。 ⑶、土地使用权抵押登记。原国家土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5.html -
了解详情
,行政权对司法权侵蚀的现象十分严重。作为法律救济的具体方式之一,行政复议与行政诉讼在本质上具有同价性,二者之间和程序衔接关系直接反映了行政权与司法权 当事人对行政复议不服的,除法律规定的例外情况外,都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人民法院审理后作出的终审判决为发生法律效力的最终决定③。为什么实行司法最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7681.html -
了解详情
相关的法律、法规、司法解释以及众多的规章和规范性文件,使具有中国特色的行政诉讼制度有法可依、有章可循。 第二,培养锻炼了行政审判队伍,造就了一批高素质的行政 开放和经济社会的发展,社会矛盾和纠纷越来越多元复杂。行政诉讼作为国家提供的纠纷化解机制,将发生在行政主体与相对人之间的行政纠纷纳入司法审查范围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2347.html -
了解详情
技术知识,难度较大;相关的法律不完善,适用合议制方式可发挥集体优势;行政诉讼开展之初不可避免地会受到种种干扰和阻力,采用合议制可增加抗干扰能力。随着 审查,必须从制度上为公民行使其诉讼权利提供更加便捷的途径。在这个意义上,我国行政诉讼应当设立简易程序。 (二)设立简易程序,有利于合理配置司法资源,提高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173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