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规定。2015年2月4日,最高人民法院公布《最高人民法院关于适用〈中华人民共和国民事诉讼法〉的解释》(以下简称民诉法解释)。民诉法解释对于第三人 但有证据证明原审当事人之间恶意串通损害第三人合法权益的,人民法院应当先行审理第三人撤销之诉案件,裁定中止再审诉讼。对于第三人诉讼请求并入再审程序进行审理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6541.html -
了解详情
。 在行政诉讼中,人民法院认为行政案件的审理需以民事诉讼的裁判为依据的,可以裁定中止行政诉讼。 第五十三条 人民法院审理行政案件,参照国务院部、委根据 责任人员依法给予处分。 第五十二条人民法院既不立案,又不作出不予立案裁定的,当事人可以向上一级人民法院起诉。上一级人民法院认为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立案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18159.html -
了解详情
依照诉讼程序进行审理,才符合“审执分立”的原则,也才有利于为当事人和案外人提供充分的程序保障。因此,有必要对案外人异议制度进行改造。 本次民事诉讼法修改过程中 法院停止对该特定物的执行。执行法院经审查发现原生效法律文书存在错误,作出裁定中止对该特定财产执行。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当事人对执行法院作出的裁定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88543.html -
了解详情
,按照督促程序、公示催告程序、企业法人破产还债程序以及依照审判监督程序审理后维持原判的案件,当事人不得申请再审——笔者赞同后一种观点。 本次立法修改删除 明确。 “五费一金”再审不中止执行问题 新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六条规定:“按照审判监督程序决定再审的案件,裁定中止原判决、裁定、调解书的执行,但追索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140.html -
了解详情
拒不参加审理也不影响案件的审判,因此该裁定不具有拘束力。(4)中止或终结诉讼或执行的裁定。中止诉讼只是诉讼程序的暂时停止,裁定中止的原因 民事诉讼法专论[M].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1998.186. [20]许少波.论民事裁定的既判力[J].法律科学,2006,(6):121. [21]黄道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5280.html -
了解详情
并符合法律规定的采取强制措施条件的,人民法院裁定中止执行原裁决后,依法采取强制措施。 4.全面规定了再审法庭审理程序,基本废止了全面审查原则。《具体规定 的再改革与再完善 (一)将审判监督程序改造为再审程序 我国刑事诉讼法以及民事诉讼法将对生效裁判实施救济的程序称为审判监督程序。事实上审判监督一词在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0263.html -
了解详情
精神病或烈性传染病、虐待子女、道德品行特别恶劣等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因素,人民法院可以裁定中止探望权。这就体现了对子女利益的保护。因此,从父母子女关系来说, 利益而设的,于监护人而言,是一种义务,违反该义务的,应承担相应的民事责任。最高人民法院《关于贯彻执行〈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通则〉若干问题的意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789.html -
了解详情
必须是以组成合议庭形式作出,不能由执行员单独作出,因为是否裁定 中止,直接会影响探望权的行使或中止,也有可能会损害未成年子女、父或母的合法权益, 燕著:《审理探望权案件若干法律问题探讨》,中国法院网。 (3)梁书生主编《婚姻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人民法院出版社。 (4)最高人民法院民事审判庭第一庭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4701.html -
了解详情
撤诉行为也应当依法正当进行,否则法院不予准许。对于人民法院而言,当事人撤诉是其审结民事案件的方式之一。撤诉效果发生后,本案诉讼程序即告完结,法院此前受理的 已经生效,民事判决和裁定的确定力、约束力和执行力业已形成。决定再审后,仅是暂时中止执行原审判决和裁定,原判是否还对当事人有效,有待在再审审理后由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223.html -
了解详情
教育义务的法定监护人。人民法院经审察认为确需中止行使探望权的应依法作出裁定中止探望权人行使探望权。待中止探望的情形消失以后再根据当事人申请恢复其探望 却无法可依。从当前的司法实践看,绝大多数探视权纠纷案件没有执行,导致审理与执行脱节。如果没有执行,审判也就形同虚设。 一方面,裁判文书缺乏可操作性是导致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7209.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