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根据法律规定。首先,权利主体不复存在,如自然人死亡、法人消灭;其次,物或权利的灭失,如用益物的完全毁损。但是,根据德国民法第1046条规定, 实质上是住宅所有权,住宅地上权人享有的是对于住宅的特别所有权以及对于按比例所享有的住宅地上权共有权。它与住宅所有权的区别仅在于各住宅地上权人所按份享有的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5000.html -
了解详情
其内涵;要么就是对合伙或企业法人概念的大致重复,并无独立内涵。[10] 2.由于上述原因,在对商自然人的界定方面,对于个人的营利性活动在哪些情形下应当进行 意义的标准。 (一)目的标准 众所周知,商事主体的存在目的是营利。这也是商事主体与非商事主体最基本的区别。把存在目的是营利作为标准界定商主体在理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4683.html -
了解详情
)法人的人格权主体地位不能否认 当前,有些学者否认法人有人格权。他们认为,人格权是自然人的权利,不是法人的权利。法人就是一个经济实体,并没有人格存在,因而提出法人 之间的冲突和矛盾,三是保护第三人的利益。而地役权与相邻权具有原则的区别,是不可以代替的,其区别在于:第一,地役权需要当事人通过约定设立,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3405.html -
了解详情
理论的合理性、合逻辑性。其二,不适当地把法人作为可提起精神损害赔偿之诉的权利主体,把包含有人权内涵的自然人的人格权利与主要是作为商法上具有商业标识性质的 损害的,产品制造者、销售者不得主张没有过错而免责。目前就归责原则存在两种方案:一种方案是区别物质性人格权和精神性人格权,在前者受到侵害时,适用与同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1790.html -
了解详情
知识产权中的知识放在有用信息这个属内,并没有指出同属但不同种的有用信息之间的区别,尚不构成对知识下定义。故前面要用特定一词加以限定。 3.揭示了 变换,甚至已消亡,该名誉权仍属于该群体,且不可剥夺。所以自然人和自然人的群体(或人群)是两个不同的主体。 作为人身权利,名誉权从道义上应当是与生俱来的,即依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9092.html -
了解详情
的法律违反宪法或符合宪法。 也许从语义上理解或者用法律推理的方法证明可列举和不胜枚举的宪法权利之间的区别都不是很大,(注:即使认为宪法权利可列举, 受到适当限制。(注:这里涉及到人身权的保护与正当的舆论监督之间的冲突问题。新闻侵权的主要对象是自然人的人身权尤其是人格权中的名誉权和隐私权。法律对新闻侵权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8721.html -
了解详情
从评价功能的角度来看,围绕着现有民事法律规范的一些争执,诸如法人、过错的本质,诉讼时效与除斥期间的区别等等,也可以迎刃而解了或许它们原本就不是问题。 [关键词]民法 评价的结果。在将法人划分为社团与财团的法律场景里,社团以实在的自然人与物的组合、财团则更仅以单纯物的聚合而与自然人同属平等的民法上的人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7919.html -
了解详情
个以上的自然人或者法人,对同一项财产享有一个所有权,例如,两个以上的自然人共同出资合买一件物品(汽车、拖拉机等),形成两个以上的自然人的共有财产,共同享有 经济的的功能,那样就否定了物权法的民法性质,混淆了民法与行政法和经济法的区别,造成法律体系的混乱,就会引发司法的混乱,产生不利于国家基本经济制度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4837.html -
了解详情
资格说。认为个人独资企业既不是自然人也不是法人,而是享有相对独立人格的非法人团体,具有特定的权利能力和行为能力。 自然人主体资格延伸说只看到了个人独资 视为一体,而不能在二者之间画等号。对于独资企业来说,其财产相对固定与业主个人财产有所区别。我国个人独资企业法第31条规定:个人独资企业不足清偿债务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32917.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的目的,也是客观主义在现行刑法贯彻到底的结果。综上,司法解释中的数额标准不仅适用于单位犯罪,同样适用与自然人犯罪。 三、共同犯罪问题 无论是案例一中的 或者公司、企业债券,数额巨大、后果严重或者有其他严重情节的行为。两罪的区别主要表现在客观行为方式的不同:擅自发行股票、公司、企业债券行为方式表现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28158.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