刑事检察制度体系和工作机制构建上。高检院副检察长朱孝清撰文全面论述了未成年人刑事检察制度体系,认为严格限制逮捕适用的制度、逮捕必要性证明制度、社会调查制度、 该程序中的职能作用。有论者指出,违法所得没收程序具有刑事审判程序的特征,检察机关向法院提出没收申请,其权力性质属于公诉权,承担举证责任,同时作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49966.html -
了解详情
也会被自诉人滥用为以刑逼民的手段,徒增法院的负担和耗费司法的资源。 4、证据认定问题思考 刑事审判模式呈现出案卷笔录中心主义模式,以案卷笔录为中心的 也能使法院很少的启动非法证据的审查程序。而在自诉案件中,当被告提出派出所具有程序性违法行为时,由于自诉案件的审理缺失检察机关,因此,法庭在自诉案件中往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8971.html -
了解详情
有命令、禁止和授权(包括职权)三种,法律后果则包括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对违法行为的制裁这样两个方面;从实际的角度分析,法律规范结构的逻辑要素的最直观 在此阶段,由于辩护律师只是在法院开庭审判前7日才能介入刑事诉讼,因此对于审判前程序中所出现的问题,律师是无能为力的;即使在审判程序中,律师辩护的效果也极为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30640.html -
了解详情
僵硬的审判程序和铁匣子环境,刚成年人违法问题的关注度和矫正措施的选择,对避免频发性犯罪行为意义重大。研究显示,将未成年违法者通过成年人刑事诉讼 到53%[51]。但毫无疑问,缓刑仍然是法官最有可能使用的方式,2007年法院判决的案件估计有56%(327400)使用缓刑[52]。 日本统计署公布的司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8729.html -
了解详情
定无罪。如此检察机关才会提出证据用以说服法院确信犯罪事实的存在。因为就内涵而言,无罪推定原则要求任何人在依法定程序判决有罪以前不受到有罪看待, ,有人认为法律适用过程中的推理表现为三段论式的基本结构,殊不知三段论的逻辑结构在刑事审判中只是法律适用最简单的情况而已,同一个生活事实有时能同时符合不同却可以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3962.html -
了解详情
适用率急剧下降,[28]但陪审团审判仍然是刑事审判的标准模式。[29]相比之下,民事陪审团自19世纪以来持续衰落,1981年《最高法院法》(Supreme Court Act) 5-12。 [19][英]麦高伟、威尔逊主编:《英国刑事司法程序》,姚永吉等译,法律出版社2003年4月版,第371-384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21914.html -
了解详情
将被请求缔约国提供的资料或者证据转交或者用于请求书所述以外的侦查、起诉或者审判程序。此类关于限制使用通过司法协助获取的证据材料的规定几乎存在于所有双边司法 ,甚至因立法的空缺使自己处于被动地位。 在与国际刑事审判机构合作问题上,我们还应当注意到国际刑事法院(法庭)规约和相关法律文件中某些规定所特有的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9458.html -
了解详情
追求刑事政策的合目的性,忽略对刑法罪刑法定原则、罪责刑相适应原则的坚守,在刑事司法程序上,也显示了较强的司法能动性。主要表现在: (一)不适当的轻刑 判处有期徒刑两年,缓刑三年,缓刑三年内被告人如完不成植树责任,法院将撤销缓刑,执行原判刑罚;等等。审判机关的上述的判决,在失火罪、盗伐林木罪中都有体现。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6777.html -
了解详情
刑罚功能的反思{7};其二,犯罪率的上升与司法机关乃至监狱的不堪重负,日益凸显了程序分流的迫切性;其三,难以实现对被害人的赔偿和抚慰,正逐渐成为社会问题。 谅解对方,就算接受了对方的赔偿,但也并不算真正意义上刑事和解。因为检察院起诉时或者法院审判时,照样可以将犯罪嫌疑人或被告人的上述态度作为起诉或量刑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4990.html -
了解详情
深度依然远远不够。[2]至今学界已经大致形成了对瑕疵证据概念的通说,即因存在轻微违法情节而导致存在瑕疵,因此不得直接作为证据使用的证据。瑕疵证据的证据能力处于待定状态 (2)程序之主导转移至法院;(3)诉讼之标的和对象因而特定;(4)土地管辖时点特定;(5)被告之地位转换。参见:林钰雄.刑事诉讼法(下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03011.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