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版社,1996年版,另见游伟《我国刑事判例制度初论》,《中国法学》,1994年第4期。)。 笔者同意第二种观点。因为我国建立刑法判例制度的目的 刑事判决中也不宜援引刑法判例作为定罪量刑的依据。那种认为不仅可以在刑事判决书和裁定书中公开引用有关的刑事判例,而且有时这种引论还是必要的观点(注:陈兴良主编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7865.html -
了解详情
比较好把握,即以判决书这一可视性依据。究竟如何处理这对矛盾,不妨先让我们考察一下德国、法国、日本和我国台湾地区的相关理论。 德国刑事诉讼法第359条第 的刑法从而判处轻一些的处罚或者科处完全不同的矫正及保安处分。目前基本同意第二种评断标准,由于只规定有利于被告人的再审,因此这种赞同就只能体现在判断是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4030.html -
了解详情
这类案件并不是将两道程序分开进行,而是合二为一,这可从他们的二审判决书或裁定书最后注明的根据最高人民法院依法授权高级人民法院核准部分死刑案件的规定,本 死刑的裁判中看出。对于这个弊端,有的学者认为只要高级人民法院组成一个合议庭按照第二审程序对案件进行审判,然后再组成另一个合议庭依死刑复核程序进行复核,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51739.html -
了解详情
某一假说的推论的那些事实,可能同样属于被用来构造假说的那些原材料,反之亦然。第二,创立假说的过程从来都不是从零开始的,所谓的最初阶段本身总要涉及对 相关课题研究中获得的实证材料、公开的判决书、国家的法律统计数据等。也许,这里的关键不在于投入多少和做得多少,而在于刑事诉讼法学研究者研究思路的转变。对于这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46306.html -
了解详情
司法实践中对民事诉讼的证明要求亦低于刑事诉讼,但仍基于事物的高度盖然性作出判断。我国现行民事诉讼法第153条就第二审法院对上诉案件应如何处理的问题规定: ,去说服社会。优势证据规则更要求法官对认定待证事实存在与否的理由应在判决书中详加说明。这样易于使当事人理解法官认定的事实只是形式真实,而形式真实虽然 ...
//www.110.com/ziliao/article-211782.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内容应该包括:第一,法官的证据运用的裁量;第二,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裁量;第三,法官对法律适用的裁量。量刑的裁量权只是其中的一个 的过程判决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增强判决书的说理性,法官应该就案件判决给出合理的答复让大众可以了解监督,这是避免法官滥用刑事自由裁量权的有效机制。 ③ 注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80936.html -
了解详情
共同犯罪给C造成了经济损失。C在对A的刑事诉讼中已经提起过附带民事诉讼并形成了生效的法律文书(附带民事诉讼判决书或调解书),但未能得到全额赔偿,其在B 为有罪。第一次开庭是确定被告人有罪无罪的前提,也是变更罪名的基础。第二次开庭则是针对案件查明的事实,人民法院认为需要变更罪名的再次开庭。为了保障控辩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75636.html -
了解详情
不懂法和经济困难等问题。2003年国务院颁布的《法律援助条例》第十一条第二项规定:公诉案件中的被害人及其法定代理人或者近亲属,自案件移送审查起诉之日 各项诉讼权利的权利。刑事诉讼法对被害人的知悉权存在内容不完整、行使流于形式、没有程序保障等缺陷。具体表现在起诉书的送达、开庭通知、判决书的送达、庭审程序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60845.html -
了解详情
法官的刑事自由裁量权的内容应该包括:第一,法官的证据运用的裁量;第二,法官对案件事实的裁量;第三,法官对法律适用的裁量。量刑的裁量权只是其中的一个 的过程判决的依据。因此我们应该增强判决书的说理性,法官应该就案件判决给出合理的答复让大众可以了解监督,这是避免法官滥用刑事自由裁量权的有效机制。 ③ 注重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55571.html -
了解详情
种刑罚方法,具体包括罚金和没收财产两种附加刑。财产刑执行是指人民法院依据刑事判决书确定的刑罚向犯罪分子追缴一定数额的罚金或强行没收犯罪分子个人所有的一部分或全部财产 法律法规体系内。《民事诉讼法》第二百零一条规定:发生法律效力的民事判决、裁定,以及刑事判决、裁定中的财产部分,由第一审人民法院或者与第一 ...
//www.110.com/ziliao/article-149940.html -
了解详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