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受说明理由权和要求听证权的情况下,才可以针对具体行政行为违反法定程序提起行政复议和行政诉讼,附带性地获得对知情权和参与权的救济。可见,完善针对参与型行政的 例如,杜钢建著《公众参与政策制定的方式和程序》,刊发于“问题与主义”网站;方洁著《参与行政的意义-对行政程序内核的法理解析》,刊发于“行政法论坛 ...
//www.110.com/ziliao/article-9089.html -
了解详情
原则规范;行政处罚法对行政主体实施行政处罚的程序作了较为详细的规定。在上述程序中,行政相对人的了解权、知情权、陈述权、申辩权、听证权、检举权、对严重 款规定的限制。”六是对一事不再理的问题作了从宽解释。首先,法律、法规未规定行政复议为提起行政诉讼必经程序,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既提起诉讼又申请行政复议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865.html -
了解详情
行为的程序制约问题,较好地体现了现代民主法治的精神和原则,其所规定的各项行政程序制度:如行政执法时的出示身份证件,表明身份制度、作出行政处罚决定时 中的听取当事人陈述和申辩制度、决定后的送达处罚决定书、告知当事人救济权利、救济途径的制度,以及作出较重大的行政处罚决定举行听证的制度,等等。特别是听证制度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87.html -
了解详情
法律法规有处罚依据,就要依法作出行政处罚行为,不需要处罚对象的同意。行政处罚有告知听证权利的程序,听证的目的是听取处罚对象的陈述和申辩意见,防止出现误罚、错 土地执法、地质环境等36项(类)业务工作。下一步还应继续补充完善,主动公开更多的政府信息,并探索编制依申请公开目录和免予公开目录,使依申请公开和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68.html -
了解详情
相对不起诉适用程序的繁琐制约了其适用。 目前司法实践中各地在适用相对不起诉时一般都要经过主诉检察官联席会议、检察委员会讨论、不起诉听证、公开宣布等 保护不够重视的问题。如何兼顾两者的平衡,实现诉讼制度设计的程序公正仍然值得我们进行深入研究。 三、相对不起诉适用实践中合理因素的改造和完善 随着刑事诉讼法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933.html -
了解详情
我国构建法治社会与服务性政府的体现之一。听证制度是一种新型有效的公共决策程序, 被广泛地应用于我国的各项工作, 如立法听证、价格听证、处罚听证等, 有利于 下, 将风险预防原则真正适用到具体的环境和公共健康保护的问题上, 贯彻该原则的理念, 才是最关键和最有价值的。尽管适用风险预防原则可能意味着短期内 ...
//www.110.com/ziliao/article-840891.html -
了解详情
人身自由的痛苦感能有效抑制其形成违法犯罪动机。当前我国较完备的行政处罚措施及对前科犯、累犯从重处罚政策可一定程度地威慑刑释人员回归社会后遵守社会行为规范 2)申诉管辖法院组织听证程序的时间期限、审理期限及违反期限规定的相关法律责任。 【注释与参考文献】 ⑴王志刚:《我国减刑程序之反思与完善》,载《湖北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44414.html -
了解详情
到政府败诉信息公开,规范行政诉讼行为的法律制度不断完善,但也不断面临新问题、新情况。解决行政诉讼“立案难”、“审理难”、“执行难”的问题越来越紧迫,依法治理行政 或执照、较大数额的行政处罚决定时没有告知行政相对人听证的权利。 二是部分行政执法人员法律意识淡薄。部分行政执法人员对行政法律规范缺乏系统认识 ...
//www.110.com/ziliao/article-537214.html -
了解详情
。[15]为确保程序性裁判结果公正的要求,法院应当在控辩双方参与的情况下举行听证程序。经过程序性听证,法院可根据程序性违法取证的事实(刑讯逼供)是否存在 的践踏,理应受到严惩。只有加强对实施刑讯逼供者的行政处罚,剥夺他们再次违法的资格,对执法犯法者实施更为有效的惩处,才能在利益机制上使司法工作人员真正 ...
//www.110.com/ziliao/article-469678.html -
了解详情
清晰之处,因此对诸如“裁决”为什么应当适用行政复议程序之类的问题,还需要寻求进一步的论据。 三、征地补偿安置争议处理的应然路径思考 如前文所述,征地 裁决所完善我国征地补偿安置程序的想法,可以考虑改变目前由土地管理部门主导征地补偿安置行为的单方模式,引入补偿安置标准的评估机制和补偿安置措施的公开听证 ...
//www.110.com/ziliao/article-377792.html -
了解详情